问你一句,你有买过那种用着心安、但背着钱包“发烧”的东西吗?有人说,买表买得贵,是为了彰显身份;有人说,买手机一定要顶配,哪怕跑个“王者”都嫌大材小用。可眼下,有一种消费风潮,已经席卷了中国的大街小巷,强行把“高配焦虑”这碗鸡汤兜头泼在普通车主头上——你没猜错,说的就是大电池增程车。
我敢打赌,现在你要是还没被这股热浪裹挟过,身边多少也有人因为“续航焦虑”而大出血。有人为“40kWh电池以下不敢买”发愁。也有人直接下单一台理想L9,光是听那“每周只充一次电”的承诺,便觉得自己买到的是未来座驾,其实……你哪怕天天开,兜里还得揣着200公斤的发动机。说句不好听的,这买卖搁以前,谁信?
真事。
深圳车展刚过去不久,最抢眼的不是电动车怎么“省”,而是各家都在拿“超级电池”较劲。智己那台号称纯电续航450公里的增程车一亮相,直接把老铁们给看傻了。本来,增程的逻辑是给用户“兜个底”,电不够了有汽油队友“接力”,咋还反过来了——有种“人均高铁司机转行骑自行车顺带扛柴油机”的离谱感。再一看朋友圈,那些换了增程大电池的朋友,个个自称再也不怕没电,丝毫不提自己每天多拉二百多公斤“铁锤负重前行”有多累。
你说,这到底是解放了用户,还是又制造出一波天价“智商税”?
大电池的溢价,不只体现在你口袋那串钥匙的“份量”上,更深藏在骨子里。现在但凡去家门口看一眼新能源4S店,销售恨不得把“400公里纯电续航”这个数字刻在你脑门子,生怕你忘了。实际情况呢?数据显示,2024年推新的增程车,有67%电池容量都飙到40kWh以上,是两年前的两倍。理想、问界、智己都奔着400公里续航卷得不亦乐乎,你敢说没有那点“攀比”的心思在发酵?
人家销售也心知肚明。私下聊天就吐槽:大部分顾客,看见纯电只有两百公里,转身就走,哪管自己一年能不能有一回真跑长途?这,不就活成了奥数竞赛,谁家车越大数据越牛,谁就气场两米八。
可问题在于,真正“用命长途”换来的体验有几个?你我身边的打工人,绝大多数日常用车,连导航都没空关掉,只在朋友圈里炫耀下“续航满格出行无忧”。讲真的,就像你上班每天只带个饭盒却非要拎只行李箱去,图啥呢?拉风么?
再说说那200公斤发动机的重负。别看它安静地趴在你车底,像个随时待岗的“备胎”,真要查起账本来,天天拉着它上班下班,多耗的油电,有统计说,每多拖100公斤重,车的电耗直接提5%。这下想明白了吧,买之前图个心大,买完之后像个冤大头,一年电费省不下来,光靠心理安慰续命。
理想L9那种“全副武装”型选手,整备重量2.5吨,比纯电同级别重了一圈。这种设计,真的是为了人民群众多想想,还是企业揣摩人心、凑指标赚多一笔?细思极恐。本质上,消费者就是在用看得见的成本(购车贵、日常用电耗)换一份本可以不用这么“沉”的安全感,还得背着个终年不工作的发动机,抽空养着,心疼不?
大家怕的是电量不够,但纯电车续航焦虑,其实最近两年已经明显缓和下来了。真实情况是啥?CLTC续航吹得飞天,落到现实,一年到头你能有几天机会真用尽那500公里?一到冬天、春天的温差大时节,一开空调续航打折扣,一下掉成“续命神器”,看谁还能“无感焦虑”?
更头大的是快充慢悠悠。据各路车主亲身经历:增程车快充最高也就60kW,充满大电池起码得一小时打底,站旁排队的老铁每每望着极氪007这种“15分钟补能300公里”的纯电车风风火火开走,只能在风中凌乱。你说,本来为了图安心选了增程大电池,最后变成了充电慢、拖着负重跟队友比赛谁能“活久见”,这不是把自己洗成“体验官”?
更离谱的还有“被迫开油车”,电快没时,增程器一启动,动静堪比天然拖拉机,毫无高级感不说,想在小区低调点都做不到。曾有深蓝SL03的车主大吐苦水,说是在小区夜里一脚油门,邻居狗都能被吵哭。干啥呢,开车遛弯还是给大伙演奏生活交响乐?
咱们再来算算经济账。大电池买得贵,用得省心吗?以问界M8为例,53.4度电的版本,比37度电贵整整3万元,这3万元按现在电价计算,足够你充电30万公里。普通人一般一辆车能开到报废也就差不多这水平,放着不用白不用。要我说,真有这三万,长途直接打飞的也划算。再说后期保养,发动机几乎不开,但只要装着,就得按章程换机油保养。比亚迪护卫舰那哥们就说了,自己一年没启动几回增程器,保养的时候还得乖乖掏钱换油。这钱花得不冤嘛?
更有甚者,油箱里的油时不时得排出来,过期变质还真不是危言耸听。有些车主甚至把那滞销的汽油倒给割草机用,这场面,说来就有点窘,像是误打误撞混进大户人家的农耕派对。
实际上,大数据显示:90%私家车一天跑不出一百公里,95%压根用不上150公里的续航。换句话说,一辆满电能跑200公里的增程车,其实已经够绝大多数人用个痛快。非要买400公里、500公里的电池,就像逛超市买了特价家庭装薯片,嘴巴吃不完还怕过期,也是闹心。
不少朋友从厚重的大电池车型换到小电池增程,反倒觉得“轻装上阵”才是真理。那几年省下多少购车款,足够打车环游祖国一圈。事实上,2025年上半年,增程车销量增速开始变缓,而快充网络、新一代闪充黑科技正咄咄逼人。比亚迪刚推的兆瓦级闪充,说5分钟补满400公里,那效率谁不心动?用不了几年,纯电车长续航不再是梦,更高效、更直接的方案马上席卷而来。
回看这两年大电池增程车之风,多少有点过渡味道。新科技水涨船高,快充、轻量化技术齐头并进,谁还需要背着发动机、电池齐飞的超级“大宝剑”?车厂的“既要又要”模式撑不了多久,市场一旦觉醒,“智商税”怕是要从新定义。
终极拷问来了,你现在开的,是纯电、增程还是混动?觉得自己钱包被割过没有?别藏着掖着,在下方评论区“现身说法”呗,咱们一起来聊聊这场“科技与智商的博弈”。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