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拿下东南亚市场,长安才真正“长安”地位

漫步在泰国曼谷街头,五辆网约车迎面驶来,三辆的方向盘中央赫然镶嵌着熟悉的V字徽标。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长安汽车深耕东南亚市场的生动写照。当泰国罗勇工厂以每分钟一辆新车的速度驶下生产线,长安汽车正用扎实的产业布局向世界宣告:中国汽车的全球化征程已迈入全新阶段。

深耕市场:从东南亚到中东非的全球网络

成功拿下东南亚市场,长安才真正“长安”地位-有驾

长安汽车的国际化步伐精准而富有远见。2025年5月,位于泰国东部罗勇港的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这座总投资额超21亿元的新能源整车工厂,标志着长安完成了从“产品出口”到“产业链输出”的历史性跨越。工厂每分钟下线一辆新车,初期年产能达10万辆,未来将提升至20万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座工厂不仅是长安首个海外新能源生产基地,更被定位为全球右舵车制造中心,三大品牌车型在此汇聚,未来三年将有12款新能源产品持续投放东南亚及更广阔市场。

成功拿下东南亚市场,长安才真正“长安”地位-有驾

在距离东南亚万里之遥的中东非地区,长安同样建立了深厚的根基。自1994年进入该市场至今,长安已在沙特阿拉伯建成全球面积最大的品牌旗舰店,铺设超100个服务网点,累计销量突破40万辆,长期稳居沙特市场中国品牌销量榜首。中东土豪批量采购阿维塔作为警用车辆的举动,成为品牌高端化认可的最佳注脚。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在中东非品牌焕新发布会上郑重承诺:“我们将建立本地备件中心、技术支援中心,实现用户响应速度提升50%,打造全链路服务体系。”

成功拿下东南亚市场,长安才真正“长安”地位-有驾

技术筑基:全球研发的本土化创新

成功拿下东南亚市场,长安才真正“长安”地位-有驾

全球化不仅是产能布局,更是技术理念的深度融合。长安慕尼黑研发中心五年间欧洲研发团队规模激增三倍,这座“技术桥头堡”孕育的成果令人瞩目——800余项获得国际认证的新能源专利技术构筑起核心竞争力。当搭载深蓝智能车机系统的车型在欧洲试驾会上引发德国媒体惊叹,长安已悄然实现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输出”的质变。

成功拿下东南亚市场,长安才真正“长安”地位-有驾

针对不同市场的本土化创新更显用心。泰国版车型后视镜特别加装的佛龛支架,中东地区专属的耐高温电池技术优化,这些细微调整背后是对当地文化的深度尊重。长安汽车副总裁王辉透露:“罗勇工厂将兼具左右舵车型生产能力,未来不排除为中南美市场生产燃油车。”这种灵活的生产布局,使长安能精准对接全球多元需求。

成功拿下东南亚市场,长安才真正“长安”地位-有驾

体系赋能:三位一体的全球化战略

长安的全球化战略呈现清晰的“三位一体”特征:技术标准国际化、服务网络本地化、营销体系差异化。在泰国建立的全球右舵备件中心,在沙特布局的技术支持枢纽,使售后服务响应效率大幅提升。考核体系更彰显长远眼光——海外事业部绩效指标中,品牌认知度调查占比高达70%,远超短期销量考核权重。

产业链协同布局同样具有前瞻性。长安要求所有海外工厂必须采用国产工业机器人,此举不仅是技术自信的体现,更是在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汽车产业链生态。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所展望:“中国车企必须放眼全球,长安锁定东南亚、中南美、中东、欧亚五大区域市场,到2030年海外销量目标150万辆。”

未来图景:中国汽车的全球化样本

随着深蓝汽车在拉美开启预售,欧洲与澳新市场开拓计划稳步推进,长安的全球版图日渐清晰。2024年前7个月,长安自主品牌海外销量达22.8万辆,同比增长67.6%的亮眼数据,印证了其“海纳百川”计划的强劲动能。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热烈——长安港股半月内飙升40%,被外资机构评为“最具国际相的中国车企”。

从曼谷街头的网约车,到利雅得街区的警用车;从罗勇工厂的自动化产线,到慕尼黑研发中心的专利墙,长安汽车用三十年的扎实耕耘证明:真正的全球化不仅是销售数字的增长,更是技术标准、服务体系与文化认同的深度融入。当泰国用户触手可及的长安服务网点,中东消费者享受到的定制化云服务,欧洲市场体验到的固态电池技术,都在无声诉说一个事实——以创新为帆,以用户为锚,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化航程正驶向更广阔的深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