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商用车公司这段时间自救能力有了显著的效果,除了原有的开瑞系列车型外,还上市了威麟R8这样的皮卡车型,甚至借助皮卡车型还计划推出T1T和T1TP两款尺寸庞大的SUV车型,完全盘活了自己的车型体系,与此同时,在厢式车型方面,也开始尝试全新设计,近期有人跟笔者提及到了一款K15项目,结果没几日,就遇到了一台厢式实车,基本确定应该就是传闻中的K15,当然是不是现在还不能下结论,毕竟这是第一批组装车,车上也没有任何可供识别的信息。
此次拍摄的是高顶版测试车,这造型显然会推出平顶、中顶和高顶几个版本,目的自然就是为了拓展车厢空间,目前商用车公司的海豚EV(再次强调,奇瑞商用车的海豚EV厢式车比BYD的海豚EV早两年上市)和江豚EV都只有平顶类型的,从未见过中顶或者高顶版,看来这次要改思路了,而且这车应该不会再吃力不讨好,搞什么铝合金框架,增加成本还没人买账。
前脸造型走的的子弹头式的思路,别急着说好看与否,没事干去看看福田新推出的类似车型,譬如祥菱U7、风景i7之类的,都是类似的车头大倾角设计。
而最新版的更为奇特,关键就这造型,笔者还真在马路上看到提车的,也就是说,现在商用车这块,颇为流行这种造型设计,个人感觉奇瑞这新车恐怕是中顶的更为流畅一些,但也不能放弃高顶版,据说这项目可能是合资项目,目前还不清楚具体信息,欧洲那边确实是非常流行这种中、高顶版的车型。
由于是厢式货运车辆,因此别看左右都带侧滑门,实际上后面都是封闭的,驾驶舱靠背后面就是隔板,空间拓展得到了最大化,当然海豚EV和江豚EV也都是类似的设计。
尾部是左右对开式设计,看外侧铰链就明白了,但是下端距离地面较高,目前还没明白这样的设计是何意,后来仔细一看,下铰链的位置就在尾灯下方,实际上整个剖面都可以对开门,这就对了,肯定要考虑到搬运货物的便捷性,下端凹陷其实是类似于保险杠的效果。
底盘就很亲切了,这与海豚EV几乎是一模一样,采用板簧设计,承重才是第一位的,中间部分能够看到下置的电池包,不过底板向上凹陷,因此电池包整个嵌入到了底盘内,与两侧的裙边持平,从外面是看不到电池包的,空旷的地盘感觉还能再加装电池包,另外注意该车是带大梁的,和海豚EV那种铝合金框架结构完全不同,因此该车的承重能力更为强悍,这也是该车敢于设计成高顶版的主因所在,能多装是最好不过。
内饰轮廓与海豚EV上的较为接近,同时实现了全液晶化设计,中控大尺寸液晶屏下方有物理按键,智能化应该是上了一个档次,可别忘了现在城市五硫化更依赖于智能体系,因此屏幕化在所难免。
由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副仪表台,因此水杯的摆放就成了一个问题,仔细看了一下,副驾一侧靠近侧窗一侧出现了一个矩形凹槽,这种车型由于不太注重音响好坏,同时A柱根部本身就带有喇叭,因此这个凹陷区域应该不是音响位置,很大概率是水杯槽之类的,同时位于空调出风口的上方,说不定有些制冷效果。
由于是商用车型,大家关注度自然不会太高,但它毕竟是第一次现身,因此必须写一篇,类似于到此一游的性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