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比亚迪突然宣布花158亿买了捷普集团在成都和无锡的两个电子厂。这事一出,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说比亚迪要造手机了,毕竟这两个厂以前给苹果和华为做过配件。但比亚迪自己说,收购主要是为了扩大电子业务,提升竞争力。
捷普集团是美国的老牌企业,1966年成立的,全球有上百个工厂。他们在中国的无锡和成都开了厂,主要做精密电子零件。无锡厂给苹果做过手表屏幕配件,成都厂后来越做越大,2012年还进了四川百强企业名单。比亚迪买下这两个厂后,很多人觉得奇怪,毕竟比亚迪以前主要是造车的。
比亚迪其实从1995年成立开始就是做电池的,后来2003年买了秦川汽车才开始造车。刚开始大家都不看好,股价还跌了20%。但到了2017年,新能源汽车火了,比亚迪趁机推出多款电动车,销量一下上去了。2021年卖了59万辆,成了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这次买捷普的工厂,比亚迪说是想把电子业务做大。但问题来了,现在手机市场竞争太激烈,华为、小米、OV都在抢市场,比亚迪突然杀进来能行吗?而且他们最近还在忙着收购腾势品牌,2024年全资控股后推出了几款高端车,但销量一般,被理想、蔚来这些品牌压着打。
其实比亚迪自己也承认,光靠造车不够了。现在新能源车厂太多,价格战打得厉害,利润越来越薄。他们需要找新业务支撑增长。电子厂的生产线可以用来做汽车配件,比如智能驾驶的传感器模块,也能接其他订单,比如医疗设备或者智能家居零件。
不过收购后的问题也不少。捷普以前的客户主要是苹果和华为,比亚迪能不能留住这些大客户?另外,电子厂的工人和技术团队要不要换?比亚迪之前主要做电池和整车,突然要管精密电子制造,管理上会不会出问题?
最近我去比亚迪4S店看车,发现店里多了些电子配件展示,说是用收购来的生产线做的。销售员说这些配件能提升车机系统性能,但具体怎么用还不清楚。网上有人说比亚迪在偷偷代工红米的折叠屏手机,但官方一直没承认。
腾势品牌现在日子不太好过,虽然推出了几款高端车,但价格太高,续航和配置又比不过竞争对手。比亚迪把腾势收回来后,可能想用电子厂的技术给新车加配置,比如更好的智能座舱或者自动驾驶功能。
国家最近也在推智能制造,给电子制造企业补贴,比亚迪这时候扩张正合适。但风险也大,如果电子业务做不好,钱就打水漂了。他们2023年财报显示,电子业务虽然增长快,但利润反而降了,说明成本控制有问题。
现在比亚迪的工厂里,原捷普的生产线已经改造成生产新能源车的电池管理模块了,不是手机配件。看来他们暂时没打算直接造手机,而是想用电子技术提升汽车性能。不过苹果和华为的订单还在,这部分收入能帮他们过渡。
王传福之前说过要垂直整合供应链,现在看来是认真的。从电池到整车,再到电子配件,比亚迪想把所有环节都抓在手里。但这条路能不能走通,还得看接下来的产品能不能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