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宣布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公开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比亚迪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近日,比亚迪宣布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公开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这意味着,用户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场景下的安全及依法由本车承担的损失,不用走保险流程,直接联系比亚迪售后处理即可。
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能驾驶可分为L1至L5五个级别。其中,L4级一般认为是“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近年来,智能驾驶技术装车率显著提升,但市场上仍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
一方面,目前量产车辆的“智驾”大多为L2级辅助驾驶,与真正的“自动驾驶”尚存在明显差距;另一方面,提供辅助驾驶的各个新能源车企几乎都会明确,辅助驾驶中车主需要随时准备接管,如出现事故,责任由车主承担。
今年4月,工信部果断出手整治汽车行业智驾乱象,明确要求车企在智驾辅助宣传中杜绝夸大、虚假内容,清晰界定系统功能边界,完善安全响应措施。事实上,车企该如何为智能驾驶安全兜底,谁来为车辆智能驾驶安全负责,成为车企发展智能驾驶技术征途上的“必答题”。
“这对用户最大的好处是不影响明年的保险费率,保费也不会上涨。”汽车分析师白德表示,比亚迪此举既体现了技术自信,也展示出对消费者负责到底的态度。他认为,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兜底”的承诺,有助于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记者了解到,此前有部分车企曾推出过“智驾险”等类似的兜底政策。小鹏汽车、鸿蒙智行、阿维塔、宝骏、广汽集团等车企和品牌均已推出此类服务,保障额度从10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但无论是付费订阅还是车企赠送的“智驾险”,消费者想要获得赔付的核心前提是“事故发生时辅助驾驶功能确已开启,且经判定事故主因为系统本身”。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认为,如果车企既是“智驾险”的售卖方,又是“智驾险”的理赔界定方,这种集“运动员和裁判员”于一身的身份,有可能让“智驾险”条款成为车企撇清责任的新工具,让其理赔判定过程复杂或引起争议。相较之下,虽然比亚迪此次提出的“全面兜底”仅限于智能泊车场景,但仍极具里程碑意义。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承诺为智能泊车兜底的同时,比亚迪还将进行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的智驾OTA升级。“本次天神之眼OTA升级全面覆盖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十余项功能,涉及天神之眼A/B/C三大平台多款车型。”他告诉记者,未来将继续携手行业伙伴,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更智能的用车体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