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国标标准的即将实施,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博主呼吁,期待能够把电轻摩变成非机动车,上路时不需要驾照,行内人告诉你,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行内人说出了3个原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初步了解电动轻便摩托车的身份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电动轻便摩托车,电轻摩是按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明确定义的机动车类型,对车辆的动力性能与行驶速度做了明确的要求。
电轻摩要求设计时速在25~50km/h,同时车辆的额定功率为400w~4000w,电动轻便摩托车的配置要求非常的明确。
这种车型是介于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之间的车型,而且车辆的上路要求也已经明确,包括需要的驾照、行驶的车道、载人标准等等。
为什么电轻摩不可能成为非机动车?
虽然很多博主期待电轻摩按照非机动车管理,并且说出了相应的好处,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对此行内人说出三个理由。
电动车分类管理系统已固化,标准不可逆
目前电动车的分类管理标准已经非常明确,电动车分成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两种类型,而且非机动车的国家标准已经明确,只有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的类型,其他的车型都属于机动车。
同时各类电动车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上路行驶,已经有明确的全链条分类监管政策,电动轻便摩托车的机动车属性,已经通过了工信部公告目录管理。
如果把电轻摩划归为非机动车,需要进行重新分类,而且需要修订国家技术标准,同时还可能会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联合章程,成本远远高于行业的承受范围。
电轻摩按非机动车管理,颠覆摩托车管理的根基
目前的电动车管理标准是参考了原来的燃油摩托车标准,电轻摩与燃油轻便摩托车的管理要求一致,无论是机动车的属性、驾照、保险、牌照,都是按照原来的燃油轻便摩托车标准实施。
如果把电轻摩降级划归为非机动车,那么就相当于否定了现代摩托车的分类逻辑,严重影响工信部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体系,是对原来摩托车管理政策的否定。
多地电轻摩已经有人性化的管理
虽然电动轻便摩托车仍然属于机动车的类型,但是电动轻便摩托车已经推出了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不过是在机动车框架内进行优化服务,没有改变车辆的性质,但是对车辆的上路进行放宽管理。
比如江苏盐城已经发布通知,明确电轻摩只要上了牌照,并且持有相应的驾照,车主可以在城市道路内骑行。也就是说,虽然江苏盐城属于禁摩城市,但是放宽了电轻摩的管理,允许电轻摩在城市上路。
进入202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放宽了电动摩托车或者电动轻便摩托车的上路,允许车辆上路行驶,让广大车主出行变得更加便利。
总结
虽然电轻摩按照非机动车管理,可以给广大车主带来诸多好处,但是目前来看,这种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对此行内人说出了三个理由,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对电轻摩实施了人性化管理,让电轻摩上路变得更加方便,为车主出行提供了便利。
那么,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