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人多到连手机信号都要罢工的地方,绝不是什么演唱会,而是成都车展。
那天,尊界S800就杵在正中间,德国车们被挤得像被老师点名的差生,尴尬地贴着墙根。
你要说以前谁能想到国产车能在百万级别的舞台上抢主角?
反正我身边不少朋友,现场是先拍照后再问价,像看见外星人一样新鲜。
人群的骚动,不全是因为一辆车的气场。
余承东把五台车一字排开,最贵的尊界S800站C位,明晃晃地写着“国产也能玩高端”。
退钱三连——坐椅不舒服、屏幕卡顿、自动驾驶出错,通通退!
这事搁过去,谁信?
现在现场买单的队伍排到出口,连小孩子都知道,国产车这次不是来陪跑的。
旁边一位大哥还插科打诨:“这回买国产,万一不满意还能退,比买iPhone还放心。”
有网友在车展边上直播,弹幕飞快地刷着“真有排面”,还有一拨人默默记下车型配置,回头和自家那台奔驰对着比。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成都车展那几天,尊界S800的订单翻了好几番,后台统计直接飙红。
那种现场的热闹劲儿,和前几年国产豪车被群嘲“高仿货”的气氛根本不是一个画风。
其实,国产豪华车能混成今天这样,背地里吃的苦头没人想提。
早些年,谁没被合资品牌的“德味儿”洗脑过?
你要开一台国产车进高端小区,保安眉毛都要抬一下。
但这几年的技术进步,真不是吹。
S800那块大屏,真能自己开,变道自动稳得一批。
后排老人孩子体验完都说不晕,现场有家长直接拉着孩子体验,孩子一脸懵:“爸,原来车还能自己开?”
有一说一,这体验,合资豪车真不一定能给到。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买账。
德国车铁粉在旁边冷笑:“国产再智能也是新玩意儿,等着翻车吧。”
可现实并不按剧本来,现场下单的客户里,竟然有不少原本的“洋品牌死忠”,这转变比国足进球还刺激。
你说为什么?
体验感和数据都摆在这儿。
2024年国产高端品牌市场份额涨到20%,智能驾驶渗透率直线上扬。
消费者不是傻子,真香的东西谁都想尝尝。
问界M8、享界S9T这些“价格杀手”也没闲着,二十万不到的智能配置,给了很多预算有限的家庭一个圆梦机会。
别看现场人多,其实很多人都是冲着“高配平价”来的。
下单转化率比去年多了三成,互联网打法进了汽车圈,活生生把豪华车市场搅成了流量池。
谁说国产只能打价格战?
现在是智能和体验都要卷。
这场面,突然让我想起去年的F1。
中国车队没人看好,最后却拿了冠军。
那种被低估、被质疑、最后又杀出重围的感觉,和今天尊界S800的逆袭如出一辙。
国产豪车的高端梦,终于不再是段子,而是可以排队买到的现实。
当然,国产高端车的路也不是全靠热闹铺出来的。
品牌积累、海外口碑、供应链稳定,都还得一步步补课。
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门槛,每一次升级都是刀尖起舞。
现在大家追着体验,未来要是出啥岔子,分分钟被全网“复读机式”群嘲。
买得起尊界S800的大哥大姐,都是体验派,期待值拉得老高。
细节要是没到位,说不定哪天又被自家人吐槽回去。
现场看热闹的,有随手拍照的,有低头记笔记的,不乏“放大镜网友”,专挑国产车的毛病放大。
“这低调,是不是摆拍?”
“体验好,是不是只针对媒体?”
有人感叹国产豪华真的起来了,也有人觉得“这波热闹,能持续多久?”
倒是有个小伙子边拍照边说:“等以后我有钱了,买的第一辆豪华车就得是国产。”
要说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从“只认洋货”到“用脚投票”,这几年变化比短视频的热点还快。
数据摆在这儿,2024年国产高端车市场份额大涨,智能驾驶渗透速度快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开了挂。
体验拉满,订单爆了,合资品牌的老套路突然不灵了。
连特斯拉都要琢磨琢磨,怎么和中国品牌在智能体验上继续卷。
讲真,这场车展像一场现实版的“豪强逆袭”。
谁还记得当年国产车的“拖拉机”噪音?
现在展台上的尊界S800,安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跳。
小朋友坐进去,问爸妈这是不是能自己开到幼儿园;老一辈还在纠结,国产能不能买?
年轻人已经开着回家了。
体验过的都说好,没体验过的还在观望。
豪华车,真的还非得是洋牌子吗?
下次再遇到没信号的车展,别急着找网络,先看看身边围着哪台国产车排队。
谁知道,下一个被抢爆的主角,是不是就是你心里的那台?
你怎么看?
要不要评论区里聊聊,尊界S800这波“国产豪华逆袭”,你是买账还是观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