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你还在机械厂当小职员吧?一个月多少钱啊?」刘志强端着酒杯,眼神中满是嘲讽。
「是啊,还是老样子。」我低着头,感受着周围同学们的窃窃私语。
妻子李梅拉了拉我的袖子,小声道:「咱们早点走吧,丢人现眼的。」
十年后,当我开着崭新的奔驰出现在同学聚会上时,那些曾经看不起我的人,全都争相过来敬酒。
01
1984年的秋天,桂花飘香的季节里,我们高中同学组织了毕业五年后的第一次聚会。
地点选在市里最好的友谊宾馆,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个奢侈的地方。
我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踏进包厢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
「哟,这不是林建国吗?」坐在主位上的刘志强站起身,朝我走过来。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西装,手腕上戴着金表,脸上挂着那种成功人士特有的笑容。
「志强,好久不见。」我伸出手想和他握手。
他却只是轻描淡写地碰了碰我的手指,然后转身对其他同学说:「大家看看,我们班的老实人林建国来了。」
包厢里响起一阵笑声,不知道是善意还是嘲讽。
李梅紧紧抓着我的胳膊,我能感觉到她手心的汗水。
她今天特意穿了件新买的连衣裙,还化了淡妆,但在这些光鲜亮丽的女同学面前,显得有些寒酸。
「建国,你现在在哪工作?」坐在旁边的张华问道。
「还在机械厂,做技术员。」我老实回答。
「技术员?」刘志强挑了挑眉毛,「一个月能挣多少?八十?九十?」
「差不多吧。」我的声音越来越小。
「哎呀,建国啊,你这就不对了。」刘志强摇着头,「现在改革开放了,到处都是机会,你怎么还守着那个铁饭碗不放呢?」
他点燃一支中华烟,吐出一个烟圈,继续说:「我现在搞房地产,一个项目下来,你们一年的工资都不够我一个月赚的。」
其他同学纷纷露出羡慕的表情,有人开始恭维刘志强的眼光和胆识。
我坐在角落里,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人遗忘的丑小鸭。
李梅在我耳边小声说:「要不我们走吧,待在这里太别扭了。」
但我没有动,因为我知道,如果今天就这样灰溜溜地离开,以后恐怕再也没有勇气面对这些同学了。
聚会进行到一半,刘志强站起来要敬酒。
「各位老同学,今天能聚在一起真是不容易。」他举起酒杯,「我提议,我们每个人都说说这五年来的变化。」
于是,同学们开始轮流发言。
有人说自己考上了公务员,有人说自己下海经商赚了不少钱,还有人说自己调到了市里的好单位。
轮到我的时候,我站起来,手心全是汗。
「我...我还是在原来的工厂,没什么变化。」
话音刚落,包厢里一片安静,然后是短暂的沉默。
「建国啊,你这就不行了。」刘志强摇着头,「男人要有野心,要敢闯敢拼,你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其他同学也开始七嘴八舌地给我「建议」。
「是啊,现在机会这么多,你怎么就不想想办法?」
「听说现在做生意很赚钱,你也可以试试啊。」
「建国,你要向志强学习,人家现在都是老板了。」
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梅拉了拉我的衣角,眼中含着泪水。
这时,刘志强的老婆王丽开口了:「李梅,你也要劝劝建国,男人要有上进心,不能一辈子就这样混日子。」
李梅脸色一变,但还是强忍着回答:「是啊,我会劝他的。」
聚会结束后,我和李梅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
秋风有些凉,李梅紧了紧衣服。
「建国,我们真的不如人家吗?」她突然问道。
我停下脚步,看着她红肿的眼睛,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给我点时间,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我握住她的手,声音有些颤抖。
02
回到家后,我一个人坐在桌前,反复回想着今晚的每一个细节。
同学们的嘲笑声,刘志强的得意表情,还有李梅强忍眼泪的模样,都像针一样刺着我的心。
我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
烟雾在昏暗的灯光下缭绕,就像我此刻混乱的思绪。
我想起了高中时的自己,那时候我的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老师经常夸我有前途。
但现在呢?
我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失败者,连自己的妻子都要忍受别人的白眼。
李梅从厨房出来,递给我一杯热茶。
「别想太多了,早点睡吧。」她轻声说道。
我抬头看着她,这个跟了我三年的女人,从来没有嫌弃过我的平庸。
「梅子,对不起。」我抓住她的手,「让你跟着我受委屈了。」
她摇摇头,眼中又有了泪光:「我不怕受委屈,我怕你一辈子就这样认命了。」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我心上。
是啊,难道我真的要一辈子在机械厂混日子吗?
难道我真的要一辈子被人看不起吗?
不,我不甘心!
第二天上班,我走在去工厂的路上,看着路边新开的小店,心里开始有了想法。
这几年改革开放,确实有很多人靠做生意发了财。
刘志强能成功,为什么我不能?
我开始留意市面上的新鲜事物,发现街上出现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东西。
录音机、电子表、进口化妆品...
这些东西都很贵,但买的人却不少。
我意识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消费观念也在改变。
也许,这就是机会。
下班后,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市里转了转。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商店里都摆着一种叫「电脑」的机器。
店主说这东西能算账,能打字,将来会很有用。
但价格贵得惊人,一台要几万块钱。
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八十多块,这几万块钱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但我莫名其妙地被这个东西吸引了。
我觉得这玩意儿不简单,肯定有大用处。
回到家后,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李梅。
「电脑?那是什么东西?」她一脸疑惑。
「就是一种很先进的机器,能帮人做很多事情。」我兴奋地解释,「我觉得这东西将来肯定会普及,现在投资正是时候。」
李梅皱着眉头:「可是那么贵,我们哪有钱买?」
「我们可以贷款,或者找人借。」我越说越激动,「梅子,这可能是我们翻身的机会。」
李梅看着我,眼中有担忧,也有期待。
「你真的想清楚了?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不试试怎么知道?」我握住她的手,「我不想一辈子被人看不起。」
03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开始疯狂地学习关于电脑的一切知识。
我买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和杂志,晚上下班回家就看书,有时候看到半夜。
李梅经常劝我早点睡,说我这样下去身体会搞坏的。
但我停不下来,我觉得时间不等人,机会稍纵即逝。
我跑遍了市里所有卖电脑的商店,和老板们聊天,了解市场行情。
慢慢地,我发现了一些门道。
这些电脑大多是从广州或者深圳进货的,中间的利润空间很大。
如果我能直接从那些地方进货,然后在本地销售,肯定能赚到钱。
我开始计算成本和利润,制定详细的计划。
但问题是,我需要一笔启动资金。
我和李梅商量,决定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再向亲戚朋友借一些。
我们总共凑了三千块钱,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但对于进货来说,还远远不够。
我去银行咨询贷款,但银行要求有担保,我们没有合适的担保人。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人——我的老同学张华。
张华在银行工作,如果他能帮忙,也许事情会有转机。
我找到张华,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他听完后,摇了摇头:「建国,你这个想法太冒险了。电脑这东西,现在有几个人会用?你确定能卖得出去?」
「我相信这是趋势。」我认真地说,「张华,你就帮帮我吧,我真的需要这个机会。」
张华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拒绝了:「不是我不想帮你,是这个风险太大了。万一你还不上钱,我也会有麻烦。」
我失望地离开了银行,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连老同学都不相信我,我还能指望谁呢?
回到家,李梅看到我沮丧的样子,问我怎么了。
我把情况告诉她,她沉默了很久。
「要不,我们去找我哥借点钱?」她小心翼翼地说。
李梅的哥哥李军在城里做小生意,手头比较宽裕。
但我知道,李军一直看不起我,觉得他妹妹嫁给我是下嫁了。
如果去向他借钱,肯定又要听他的冷嘲热讽。
但为了这个机会,我豁出去了。
第二天,我和李梅一起去了李军家。
李军听说我们要借钱做电脑生意,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
「电脑?建国,你不会是被人骗了吧?」他冷笑道,「那玩意儿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哥,你就帮帮我们吧。」李梅恳求道,「建国真的很努力,他一定能成功的。」
李军看了看我们,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不是我不借给你们,是这个生意太不靠谱了。你们还是踏踏实实过日子吧,别总想着一夜暴富。」
我们失望地离开了李军家,李梅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我知道她心里也很难受,毕竟是自己的亲哥哥。
「对不起,梅子。」我握住她的手,「是我让你为难了。」
她摇摇头,眼中有泪光:「不是你的错,是他们不相信我们。」
那天晚上,我们坐在家里,气氛很沉闷。
李梅突然开口:「建国,要不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我点点头,但心里其实已经很绝望了。
亲戚朋友都借遍了,银行也贷不了款,我还能怎么办?
04
1985年的春天,我的电脑店终于开张了。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最终还是凑够了钱。
李梅把她的嫁妆首饰都卖了,我也找朋友东拼西凑,总算凑了五千块钱。
我去广州进了第一批货,三台电脑,回来后租了一间小门面房。
门面很小,只有十几平米,位置也不太好,在一条小巷子里。
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我精心布置了店面,把三台电脑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还贴了一些宣传标语。
开张的第一天,我早早就到了店里,满怀期待地等着顾客上门。
但等了一整天,只有几个人进来看了看,没有一个人买。
第二天还是如此,第三天依然如此。
我开始着急了,电脑这东西的确太超前了,普通人根本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李梅每天下班后都会来店里帮忙,她看到我焦虑的样子,安慰我说:「别急,慢慢来,总会有人认识它的价值的。」
但我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很快就要破产了。
房租、电费、货款...这些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
更要命的是,厂里的同事们都知道了我开店的事,有人开始议论纷纷。
「听说老林开了个什么电脑店,还说要发大财呢。」
「电脑是什么东西?我怎么没见过?」
「估计是被人忽悠了,到时候赔得血本无归。」
这些议论传到我耳朵里,让我更加难受。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也许那些人说得对,也许我真的是在做白日梦。
一个月过去了,我只卖出了一台电脑,还是卖给了一个从外地来的商人。
利润微薄,根本无法维持店面的开销。
李梅的脸色越来越差,我知道她心里也有压力。
有一天晚上,她终于忍不住了:「建国,要不我们还是放弃吧?这样下去真的撑不住了。」
我看着她憔悴的脸,心如刀割。
为了支持我的事业,她已经付出了太多。
「再坚持一下吧,梅子。」我握住她的手,「我相信会有转机的。」
但说这话的时候,连我自己都没有底气。
就在这时,家里的邻居老王来找我。
「建国啊,听说你现在做生意了?」他坐下来,点燃一支烟。
「是啊,开了个小店。」我勉强笑笑。
「听说生意不太好?」老王直接问道。
我点点头,没有否认。
老王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建国,我觉得你这个路子走错了。」
「怎么说?」
「你看啊,电脑这东西确实高级,但现在的人用不上。你要做生意,就得做老百姓需要的东西。」
他的话让我陷入了深思。
也许他说得对,也许我真的太超前了。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店里,看着那两台还没卖出去的电脑,心里五味杂陈。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也许我真的不是做生意的料,也许我注定就是个平庸的人。
就在我最绝望的时候,电话响了。
我拿起话筒,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声音:「请问是林建国先生吗?我是市里的计算机公司,听说您在做电脑生意?」
我心跳加速,感觉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发生了。
「是的,我是林建国。」
「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接了一个大项目,需要采购一批电脑设备,不知道您这边...」
《999999999999999》
05
电话那头的声音继续响起:「林先生,我们公司承接了市政府的办公自动化项目,需要采购五十台电脑。听说您这边价格比较优惠?」
我的手开始颤抖,五十台电脑!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单。
「是...是的,我们的价格确实有优势。」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
「那太好了,我们明天可以过去看看样机吗?」
「当然可以,欢迎您随时过来。」
挂了电话,我激动得跳了起来。
李梅听到动静,从后面走了出来:「怎么了?什么事这么高兴?」
「梅子,我们有大单了!」我一把抱住她,「五十台电脑!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李梅也激动起来:「真的吗?这么大的单子?」
「真的!明天他们就要过来看货。」我在屋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我得马上联系广州那边,准备货源。」
那一夜,我几乎没有睡觉,一直在计算成本和利润,规划后续的发展。
五十台电脑,按照当时的价格,我至少能赚到五万块钱。
这在1985年,简直是一笔巨款!
第二天上午,市计算机公司的经理带着技术人员来到了我的小店。
看到我简陋的店面,他们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林先生,您这规模...能承接这么大的项目吗?」经理有些担心。
我连忙解释:「经理,您别看我店面小,但我们的货源很稳定,质量也有保证。这样吧,我先给您演示一下我们的产品。」
我熟练地操作着电脑,展示各种功能。
这几个月的学习没有白费,我对电脑的了解已经相当深入了。
技术人员看了我的演示,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这个配置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
经理也放心了:「那价格方面...」
「我们的价格比市面上便宜百分之十五,而且可以提供三年保修。」我胸有成竹地说道。
经理眼睛一亮:「这个价格确实有吸引力。不过,我们需要先付定金,然后分批交货。」
「没问题!」我立刻答应。
当天下午,我们就签了合同,对方支付了两万块钱的定金。
拿到合同的那一刻,我差点激动得哭了出来。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是我证明自己的机会。
我立刻联系了广州的供应商,订购了五十台电脑。
由于订货量大,供应商给了我更优惠的价格,这让我的利润空间更大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项目中。
每天跑货运站,协调发货,检查设备,安装调试...
李梅也辞了工作,全职帮我打理店里的事务。
我们俩从早忙到晚,虽然累得要死,但心里却充满了希望。
项目进行得很顺利,市政府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
经理还向其他单位推荐了我们,又带来了几个小订单。
到了年底,我粗略算了一下账,这一年我们赚了将近十万块钱。
十万块钱!在1985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我们终于翻身了!
李梅拿着账本,眼中含着激动的泪水:「建国,我们真的成功了。」
我紧紧抱住她:「这只是个开始,梅子。我要让你过上最好的生活。」
06
1986年到1989年,是我人生中最忙碌也最充实的三年。
电脑行业在这几年里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我把小店搬到了市中心的商业大厦,租了一整层做办公室和展厅。
还雇了十几个员工,建立了销售部、技术部和售后服务部。
我们不再只是简单的经销商,还开始为企业提供整套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那时候,很多国有企业都在搞技术改造,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
我们正好赶上了这个浪潮,业务量呈爆炸式增长。
我开始频繁地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学习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
有时候一个月要出差十几天,但我乐此不疲。
因为我知道,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李梅这几年也变化很大,她不再是那个胆小怯懦的家庭主妇。
她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处理各种复杂的账务,能力越来越强。
我们还买了一套大房子,装修得很豪华。
有客厅、书房、主卧室、客房...这在当时算是相当奢侈了。
李梅总是说:「建国,我有时候觉得像在做梦一样。」
我理解她的感受,几年前我们还在为几千块钱发愁,现在却过上了富人的生活。
但我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我知道商场如战场,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我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学习新技术上,特别是一个叫「互联网」的东西。
那时候,互联网还是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
但我从一些技术杂志上了解到,这个东西将来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
我开始研究网络技术,学习相关的知识。
虽然当时在我们这个小城市还没有互联网,但我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1989年的时候,我们公司的年营业额已经超过了五百万元。
我在这个城市的IT行业里算是小有名气了,经常有媒体采访我,把我当作「改革开放的典型」来宣传。
但我心里清楚,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我必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在这时,我听说了一个消息:市里要举办一个大型的商业交流会,邀请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参加。
主办方特意联系了我,希望我能作为IT行业的代表发言。
我欣然答应了,因为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
更重要的是,我听说刘志强也会参加这个交流会。
他这几年的房地产生意做得不错,在当地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老板。
我很好奇,当我们再次见面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07
1990年春天,商业交流会在市里最豪华的宾馆举行。
我穿着一身意大利进口的西装,开着刚买的桑塔纳轿车来到会场。
这辆车在当时可是绝对的奢侈品,停车场里引来了很多人的注目。
我走进会场,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都是这个城市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有官员、企业家、银行行长...
我在人群中寻找着刘志强的身影,终于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他。
他还是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正在和几个人吹嘘自己的生意经。
但我注意到,他的穿着没有以前那么光鲜了,脸上也有了些许疲态。
我没有主动过去打招呼,而是找了个位置坐下来,静静地观察着。
交流会开始后,主持人介绍了各位发言人。
当介绍到我的时候,主持人说:「下面请我们市IT行业的领军人物,飞跃科技公司的董事长林建国先生发言。」
我站起身,走向讲台,感受到了会场里投来的各种目光。
其中就包括刘志强那复杂的眼神。
我清了清嗓子,开始了我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我叫林建国,是飞跃科技公司的创始人。」
「五年前,我还是一个普通的工厂技术员,月工资不到一百元。那时候,很多人觉得我没出息,没前途。」
我故意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台下刘志强的表情。
「但我相信,在这个时代,只要你有眼光,有胆识,敢于尝试新事物,就一定能够成功。」
「我选择了计算机这个行业,不是因为我有多聪明,而是因为我相信这代表着未来。」
「现在,我们公司已经成为了本地区最大的IT企业,年营业额超过千万元,员工近百人。」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看到很多人脸上露出了钦佩的表情。
但刘志强的脸色很难看,他显然没想到当年那个被他看不起的同学,现在会站在这个讲台上。
发言结束后,很多人过来和我交换名片,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我成了会场里最受关注的人之一。
就在这时,刘志强走了过来。
「建国,恭喜啊,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志强,你过奖了。」我平静地回答,「你的房地产生意做得也不错。」
他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哪里哪里,比起你来差远了。」
我们简单聊了几句,气氛有些尴尬。
我能感觉到,他心里很不服气,但又不得不承认现实。
交流会结束后,我开车回家,心情很复杂。
我想起了六年前那个屈辱的同学聚会,想起了当时的窘迫和无奈。
谁能想到,六年后我会成为这个城市里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
回到家,李梅正在准备晚饭。
「怎么样?今天的交流会顺利吗?」她问道。
「很顺利,还遇到了刘志强。」我脱下西装,松了松领带。
「他现在怎么样?」
「看起来不如以前风光了。」我实事求是地说,「可能是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太激烈了。」
李梅点点头:「风水轮流转,当年他那么看不起我们,现在也该轮到我们扬眉吐气了。」
我坐在沙发上,点燃一支烟。
「梅子,你说我们要不要组织一次同学聚会?」
李梅看了我一眼:「你想让那些人看看你现在的成就?」
我点点头:「是有这个想法。不过,主要还是想和老同学们联系联系感情。」
李梅笑了:「好啊,是该让他们见识见识了。」
08
1994年秋天,我们高中毕业十五年同学聚会在市里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举行。
这次聚会是我出资组织的,我包下了酒店的整个顶层,布置得非常豪华。
我特意选择了开奔驰去参加聚会。
这辆崭新的奔驰S600是我刚从德国进口的,在当时的中国极其罕见。
当我开着这辆车出现在酒店门口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正在酒店门口聊天的同学们都停下了谈话,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我。
我从驾驶座上下来,整理了一下衣服。
今天我穿着一身手工定制的西装,佩戴着瑞士名表,整个人散发着成功人士的气质。
「天哪,这是建国吗?」有同学惊叹道。
「这车得多少钱啊?至少得几十万吧?」
「听说建国现在是大老板了,公司做得很大。」
我微笑着走向他们,心情有些复杂。
十年前,就是在这些人面前,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
十年后,我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什么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各位老同学,好久不见。」我主动打招呼。
同学们立刻围了过来,脸上都是讨好的笑容。
「建国,听说你现在发大财了?」
「是啊,我们都听说了,你现在是我们班最成功的了。」
「建国,待会儿你可得请客啊,我们这些穷同学可就指望你了。」
大家的态度和十年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心里有些感慨,但表面上依然保持着谦逊的笑容。
进入包厢后,我发现刘志强已经坐在那里了。
他今天穿着一身普通的西装,看起来有些憔悴。
听其他同学说,他的房地产公司这几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已经面临破产的边缘。
看到我进来,他勉强站起身,走了过来。
「建国,今天你是主角啊。」他强颜欢笑地说道。
「志强,你太客气了。」我伸出手和他握手,「大家都是老同学,没有主角不主角的。」
但我能感觉到,他握手的力度很轻,眼神中有着掩饰不住的落寞。
聚会正式开始后,同学们纷纷向我敬酒。
「建国,我敬你一杯,祝你的事业越做越大。」
「建国,你真是我们的骄傲,给我们班争光了。」
「建国,以后有什么机会,可别忘了老同学啊。」
面对这些恭维,我心情五味杂陈。
十年前,这些人是怎么看我的?
那时候,谁会想到今天会有这样的场面?
轮到刘志强敬酒的时候,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他举起酒杯,看着我,沉默了很久。
「建国,我敬你一杯。」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当年...当年是我有眼无珠,小看了你。」
我看着他,心中百感交集。
这个曾经高高在上、对我冷嘲热讽的人,现在却要向我道歉。
「志强,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我举起酒杯,「我们都是老同学,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
他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一口气把酒喝完了。
聚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站起来发言。
「各位老同学,今天能和大家聚在一起,我很高兴。」
「十年前,我们也在这样的聚会上见过面。那时候的我,确实很不起眼,也很不成功。」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人生没有绝对的成败,只要你不放弃,总有翻身的机会。」
「我能有今天,不是因为我比大家聪明,而是因为我相信时代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判断。」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多同学都露出了敬佩的表情。
我继续说道:「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快速发展,到处都是机会。希望大家都能抓住这个时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果有谁在事业上遇到困难,需要帮助,请不要客气。我们是同学,应该互相扶持。」
说完这番话,我看到很多同学眼中都有了泪花。
特别是刘志强,他低着头,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聚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过来要我的名片,希望以后保持联系。
刘志强走到最后,他犹豫了很久,终于开口说道:
「建国,我...我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不知道你能不能...」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什么困难,你尽管说。」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的公司快撑不下去了,银行在催债,员工也要发工资...如果你能借我一点钱,我一定会还的。」
看着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同学,现在却要向我借钱,我心中感慨万千。
「需要多少?」我直接问道。
「五十万...如果太多的话,三十万也行。」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明天你到我公司来一趟,我们详细谈谈。」我递给他一张名片,「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老同学,我不会看着你倒下的。」
他接过名片,眼中满含泪水:「谢谢,建国。真的谢谢你。」
开车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这十年来的点点滴滴。
从那个被人看不起的小技术员,到今天的成功企业家,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
但我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庆幸自己没有向命运屈服。
回到家,李梅还在等着我。
「怎么样?今天的聚会满意吗?」她笑着问道。
我把她拉入怀中:「很满意。那些曾经看不起我们的人,现在都对我们刮目相看了。」
「那你现在心里好受一些了?」
我点点头:「好受多了。不过,我发现成功之后的快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
「为什么?」
我想了想:「可能是因为,真正的成功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吧。」
李梅点点头:「你说得对。不过,无论如何,我为你感到骄傲。」
我紧紧抱住她,心中充满了感激。
如果没有她的支持和理解,我永远不可能走到今天。
第二天,刘志强如约来到了我的公司。
看到我气派的办公楼和繁忙的员工,他更加感慨自己的落魄。
我不仅借给了他五十万元,还为他的公司提供了一些技术支持。
后来,他的公司逐渐走出了困境,重新站稳了脚跟。
每年春节,他都会带着家人来给我拜年,感谢我当年的帮助。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几年过去了。
我的公司越做越大,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
不仅在IT领域站稳了脚跟,还涉足了房地产、金融等行业。
我成了这个城市里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商业活动。
但每当回忆起那个改变我命运的夜晚,我依然会感慨万千。
如果当时我没有接到那个电话,如果我当时选择了放弃,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还在工厂里当一个普通的技术员,也许还在为生活费发愁。
但命运没有如果,只有选择和坚持。
我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坚持,庆幸自己没有向困难低头。
现在,每当有年轻人来找我取经,我都会告诉他们:
「成功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坚持。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时代的力量,总有一天,你们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相信,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每个人都有翻身的可能。
关键是要有敏锐的眼光,坚定的信念,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就像我当年对电脑的坚持一样,只要方向对了,就算路再难走,也总会有到达终点的那一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