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月销破万的“硬派SUV顶流”,如今4S店连展车都撤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国产Jeep的魔幻现状。2025年上半年中汽协数据显示,广汽菲克旗下主力车型自由光、指南者合计销量仅1273辆,同比暴跌78%,比某些新势力品牌退市前的“清仓期”还惨。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这事儿得从它“三合一”的身世说起。
▍ 拼出来的“混血儿”,天生带bug
所谓“广汽菲克”,本质是广汽负责生产、菲亚特提供发动机、克莱斯勒贴JEEP标的“拼盘组合”。2015年刚国产那会儿,这模式还被当成“技术引进”的成功案例——消费者觉得“挂着JEEP标就是硬派越野”,厂家想着“用菲亚特发动机压成本”。可现实比想象骨感:2018年车主王师傅在汽车之家论坛发帖吐槽,“当初冲着JEEP牧马人的面子买自由光,结果开两年发动机漏机油,4S店说‘这是菲亚特机子的通病’,维修还得等进口件。”更讽刺的是,2023年央视财经暗访发现,广汽菲克工厂的发动机生产线和变速箱车间分属不同管理团队,“拧螺丝的师傅都不知道隔壁在装啥”。
▍ 一边是情怀滤镜,一边是质量崩塌
有人把国产Jeep的衰落归咎于“情怀褪色”,但真正压垮它的,是连遮羞布都保不住的质量问题。2024年3月,杭州车主李女士在抖音发布视频:她花22万买的指南者,提车3个月发动机报警4次,“第一次说是传感器故障,换了之后又漏防冻液;第二次说油泵问题,修完启动困难;第三次直接趴窝,拖车去4S店,师傅拆开发动机说‘这菲亚特的机子,设计就有缺陷’。”更离谱的是,厂家客服回复“您的车辆已过1年质保期,维修需自费”——可李女士的购车合同上明明白白写着“动力总成5年15万公里质保”。这种“文字游戏”把消费者惹毛了:黑猫投诉平台显示,2024年关于广汽菲克的投诉量同比激增320%,关键词集中在“发动机故障”“质保扯皮”“配件断供”。
▍ 三不管的“拼盘模式”,注定散架
为啥问题越攒越多?根本在“三合一”的管理漏洞。某汽车行业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广汽管生产流程,菲亚特管发动机技术,克莱斯勒管品牌授权,三方各自为战。生产部门为了降本换便宜零件,技术部门说‘这不符合我们的标准’;市场部门想推新款,设计部门说‘老平台的模具不能废’。最后闹成‘谁都负责,谁都不担责’的局面。”这种内耗直接导致研发停滞:2018年到2025年,广汽菲克没有推出任何全新车型,连改款都只是“换壳不换芯”,消费者自然用脚投票。
▍ 救不活的“混血儿”,醒不过来的市场
现在再看国产Jeep,像极了超市里临期的“拼装蛋糕”——奶油是A厂的,水果是B厂的,连包装纸都是C厂剩的,就算打折也卖不动。2025年5月,广汽集团发布财报,明确“将逐步退出与菲亚特的合资业务”;而克莱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则宣布“未来在华聚焦新能源品牌”。这不是谁抛弃谁,而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消费者要的不是“拼出来的合资身份”,是“真材实料的好车”。
当4S店的Jeep车标被一一摘下,当车主群里“求维权”的消息越来越少,或许该换个思路了:与其搞这种“拉郎配”的合资,不如像比亚迪、吉利那样,把钱花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毕竟,消费者愿意为“中国智造”买单,但绝不会为“拼盘凑数”掏腰包。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