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MG展台以“YOUNG FOREVER智领风尚”为主题,用象征活力的橙色视觉体系重构品牌叙事。展台中央,由布加迪威龙设计者约瑟夫·卡班操刀的首款“方盒子”车型Cyber X与Cyberster Black电跑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前者以短前后悬设计和可拆卸车顶挑战传统SUV定义,后者以高亮黑车身搭配镀铬装饰演绎极简美学。
这场以“新形象、新产品、新生态”为核心的品牌焕新,折射出MG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中的战略选择。媒体日当天,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总设计师邵景峰、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 周钘等领导接受了“华山论剑V”在内多家媒体的采访,对MG在产品、品牌、营销、去奥等方面的部署做了进一步说明。
关于产品:规划6款车型,以年销40万为目标
据周钘介绍,MG正以“3+3+1”战略重构竞争力,目前规划了三款轿车(MG4、MG5、MG7)、三款SUV(ES5、Cyber X、新旗舰SUV)和一款特色车型(Cyberster系列),覆盖8-30万元价格带。
其中,Cyber X的“方盒子”设计尤为瞩目——翻灯设计复刻上世纪90年代跑车美学,模块化储物空间满足露营、短途旅行等新兴需求,被业界视为“城市SUV的颠覆性产品”。 这种快速迭代能力源自上汽研究院的技术积累。
周钘透露,MG已实现从概念到量产仅需18个月的开发周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以Cyber X为例,四年前启动的设计探索在2025年上海车展迎来全球首秀,其短前悬、高离地间隙和20英寸轮毂的组合,既保留了MG百年赛道基因,又通过泛越野场景拓展吸引更广泛用户。
在新能源领域,全新一代MG4成为焦点。这款定位8-11万元市场的车型,将搭载上汽与OPPO合作的智能座舱,通过算力融合实现手机与车机无缝衔接,彻底摒弃手机支架这一“过渡性产物”。
按照计划,MG品牌如果能够确保每台车的销量达到5000台以上,那么6台车的销量就能达成3万台,全年能够接近40万台的销量目标,可以很好地完成集团赋予MG在国内市场的使命。
关于营销:聚焦年轻化手段,刷新品牌标签
周钘强调,MG要在国内成为主流品牌,营销出路在于用年轻化手段刷新所有环节。目前营销团队在积极调整,重点强化公关和新媒体两个长板。
公关团队将从3 - 5人扩充到30人,确保信息及时传递;新媒体方面,顺应人人都是传播者的趋势,努力做到更好。
同时,通过品牌建设、产品打造、营销创新、渠道优化四个“P”,让MG的“年轻”脱颖而出,将世界上所有与“跳”和“冲”相关的运动,变成MG的精神图腾 。
关于渠道建设:多措施提升服务与覆盖
MG品牌事业部销售运营总监陈天荣介绍,面对车型全面新能源化带来的挑战,在渠道建设上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推动网内投资人再投资,今年第一季度已有30家投资人完成再投资;二是推出7亿资金创业者投资计划,其中5亿帮助有意向的职业经理人零成本、零压力建店创业,并通过9项举措全方位赋能新晋创业经销商;针对县域市场,拿出2亿专项资金支持专营店建设。
此外,加强用户触达能力,每天超200家经销商进行线上直播;1月推出上门试驾和72小时深度试驾;在苏州、杭州、上海试点社区店,未来将在全国各地全面推广 。
关于全球化前景:不惧关税挑战
众所周知,MG是全球品牌,在欧洲市场有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对于欧洲关税调整对MG出海的影响,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表示,2023年MG在欧洲销量超20万辆,2024年加征高额关税后,销量仍逆势增长达到24.34万辆。
换言之,关税增加对MG的影响并不大。在俞经民看来,欧洲是全球汽车工业重地,中国车如果只是靠低价去竞争,肯定不受待见。MG是很受待见的,因为它不是靠低价。
当然,为了降低关税的影响,MG已经计划在泰国、印尼建设 KD 工厂,2025 年计划将海外生产占比提升至 30%。
从 1925 年 MG 第一辆跑车斩获赛道首金,到 2025 年 Cyber X 重构 “方盒子” 美学,这个百年品牌正在用行动证明:年轻化不是口号,而是从产品设计到用户运营的系统性革命。
可以看到,MG正从品牌、产品、营销、渠道等多维度全面发力,凭借深厚的全球化基础和上汽集团的支持,致力于实现国内国外市场共同繁荣,让这个百年品牌焕发新的活力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