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万落地的X5开到第三年,直到在海拔3900米那条烂泥路上看见一台Q7陷在坑里

78万落地的X5开到第三年,直到在海拔3900米那条烂泥路上看见一台Q7陷在坑里,我才明白当初4S店那个老销售为什么一直劝我别犹豫

去年11月在川西折多山那段,前面一台Q7卡在泥坑里,两个后轮空转,司机下车看了半天。我本来也准备停下来帮忙,结果挂上四驱模式稳着油门,车身晃了两下就上去了。超车那会儿看了眼后视镜,那哥们儿还站在车旁边打电话。这事儿让我想起三年前提车时的纠结。

当时预算其实更倾向Q7,觉得奥迪那套四驱系统听着更靠谱,空气悬架也显得高级。4S店那个五十多岁的老销售跟我聊了快两小时,最后说了句话:“你要真打算开着到处跑,别光看配置表”。试驾那天正好下雨,高速并线的时候轮胎抓地那个劲儿,跟我之前开的车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台3.0T的发力方式挺特别。深踩油门那股推力不是突然爆发那种,更像是有人托着你往前送,很稳。市区里走走停停,油耗能控制在9个左右,这么大的块头算是给面子了。红绿灯起步的时候,发动机启停那个切换,副驾的人基本感觉不出来,老婆坐车从来不晃。

底盘这块儿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很多人试驾SUV就在市区转一圈,感觉软软的挺舒服。但跑过山路你就知道差别在哪儿了。过弯的时候车身侧倾控制得相当紧,方向盘转多少车头就跟多少,完全没有开大车的那种滞后感。有次在湿滑路面突然并线躲电动车,四驱系统反应速度快得我自己都有点意外。

空间倒是买之前没太在意的点。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挤,我一米七九坐进去腿能伸直。周末带孩子出门,婴儿车、露营装备、冰箱全塞得下,有次还装过朋友的冲浪板,后排放倒之后两米多长也能放进去。长轴距这个选择算是选对了,虽然看着没那么运动,但实际用起来方便太多。

78万落地的X5开到第三年,直到在海拔3900米那条烂泥路上看见一台Q7陷在坑里-有驾

不过槽点也是有的。高速上胎噪确实大,可能是防爆胎的原因,跑到120以上风噪也明显。后来加了双层隔音玻璃,情况好了一些,但跟Q7那种安静程度比还是有距离。保养费用也不便宜,换次刹车片小几千块,好在保养周期不算短,一年两次差不多。

318那次其实挺意外的。前半程铺装路面开着舒服,走到后面路况变差,碎石加泥泞,心里还真有点虚。结果电子限滑该介入的时候挺果断,配合四驱硬是爬上了一个三十几度的土坡。虽说越野不是这车的强项,但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这点让人踏实。

现在跑了六万多公里,车况还行。前两个月看到2025款上市,语音系统和导航好像升级了,但这些功能对我来说用得不多。真正让人开着顺手的,还是那套动力和底盘带来的感觉,有点说不清楚,就是开着舒服。

当初选X5没选Q7,大概就是看中它既能正经八百谈事儿,周末又能带着家人到处跑的那股劲儿。七八十万这个价位选择不少,配置表谁都能看,但开起来那个感觉得自己体会。有些东西坐在副驾是感觉不出来的,得自己握着方向盘跑个几千公里。

最后说句实话,这车值不值这个价,开上半年自己心里就清楚了。反正我是没后悔过,就是偶尔想起那台陷在泥里的Q7,会觉得当年那个老销售说得还挺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