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美元补贴断奶,特朗普“休克疗法”反助特斯拉清场独霸电动车市场?

那笔7500美元的购车补贴,就这么…噗,没了。凭空消失。

现在,你要买车,怎么选?是硬着头皮上电动车,还是心里嘀咕着“算了算了”,老老实实掉头去看一辆燃油车?我敢说,这绝对是最近所有美国人心里最拧巴的一件事。

这一切都得从9月30号那天说起,特朗普大笔一挥,那项香喷喷的联邦税收抵免,就这么被画上了句号。其实也不是毫无征兆,早在7月份,他就签了那个所谓的“大而美法案”,那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要把电动车的“奶”给断了,顺手还把那些油耗不达标的车企的“紧箍咒”也给摘了。简直是双重打击。

消息一出来,马斯克第一个坐不住了,直接在网上开炮,说这法案简直是“令人作呕的丑恶行为”。特朗普呢,也不是省油的灯,立马回怼,说你马斯克从政府那拿的钱比谁都多。大佬们在天上吵得不可开交,我们这些普通人,在地上只关心一件事——我的钱包。

7500美元补贴断奶,特朗普“休克疗法”反助特斯拉清场独霸电动车市场?-有驾

于是,为了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场你能想象到的疯狂抢购潮,席卷了整个美国。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光是8月份一个月,电动车的销量就跟坐了火箭一样,冲到了13万辆,涨了两成。这波红利,真的是让所有造车的都吃了个盆满钵满。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就像是狂欢后的宿醉,接下来市场要面对的,可能不是什么销量放缓,而是断崖式的暴跌。

这么看,这事儿对整个电动车行业,尤其是那个领头的特斯拉,简直就是一记当头棒喝,对吧?

但你等等,换个角度想想,这事儿…可能有点意思。这种突如其来的“休克疗法”,就像是把所有人都从温室里踹了出去,扔进了一个残酷的、完全由市场说了算的罗马斗兽场。

补贴没了,消费者买车的钱实打实地多了7500美元,这怎么听,都像是要了电动车企的命。华尔街那帮人算盘打得噼啪响,摩根大通就说,这政策一停,特斯拉一年就得少赚12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差不多是它2024年预计利润的17%。消息刚出来那会儿,特斯拉的股价也是应声下跌,市场的恐慌肉眼可见。

可是,你把这层表面的迷雾拨开,会发现一个特别诡异的悖论:把所有补贴都砍掉,对特斯拉来说,搞不好……反而是个天大的好事。

为什么这么说?你放眼望去,除了特斯拉,还有谁?还有哪家车企,能真正靠自己把这750t0美元的成本给抹平?几乎没有。特斯拉在这条道上跑了多少年了,百万级的量产经验不是白给的,那条学习曲线陡得吓人。他们在电池、在生产、在供应链上,早就垒起了高高的城墙,成本优势大到你无法想象。说白了,他们手里还攥着一大把可以降价的牌。

这就是特朗普的“神助攻”了。

你再看看其他那些对手,那日子可就难过喽。不管是福特、通用这种老牌巨头,还是那些造车新势力,在这场风暴里,都得摇摇欲坠。

很多人不明白,电动车和燃油车,虽然都叫车,但根本就不是一个物种。你不能指望一个养牛的农场主,第二天就能熟练地去开高达。燃油车那套玩了几十上百年的东西,根本没法直接搬过来用。

可这么多年,福特、通用这些老家伙们,对电动化这事儿,态度一直就很暧昧,半推半就的。一边呢,又不敢完全躺平,也投点钱,搞搞研发,装模作样地追赶一下特斯拉。

7500美元补贴断奶,特朗普“休克疗法”反助特斯拉清场独霸电动车市场?-有驾

但另一边,他们又怕得要死,生怕影响了自家的“现金奶牛”——那些利润高得吓人的皮卡和SUV。那玩意儿,研发成本早收回来了,生产线成熟得不能再熟,渠道铺满了全美国,每多卖一台,都是躺着赚钱。

就这种三心二意的态度,让他们在电动车技术上一直没下狠心,更别提什么宝贵的量产经验了。

现在可好,特朗普不光把胡萝卜拿走了,连打狗棒也一起扔了。可以想象,这些传统巨头们,更没有动力去搞什么电动车了,还不如舒舒服服地躺在燃油车的功劳簿上,能多赚一天是一天。短期内,他们的财报肯定好看得不得了。但他们越是这样,就越可能在未来的浪潮里,被彻底拍死在沙滩上。

那新兴的那些呢?Lucid和Rivian这些?它们的日子只会更惨。为了稳住那点可怜的销量,他们甚至放出话来,说我们自己掏钱,给你补上这7500美元的优惠。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一旦没了价格优势,消费者可能眼睛都不眨一下,扭头就去买隔壁的燃油车了。

但问题是,这两家公司自己还在亏钱烧钱啊,这么干跟喝毒药解渴有什么区别?所以你看,这7500美元,对特斯拉来说,可能只是利润少了一块;但对其他所有人来说,几乎就是一道生死符。本来民主党还想着用补贴扶它们一把,让它们能多喘几口气,结果特朗普这一脚油门,客观上是帮特斯拉把赛道都给清干净了。

可能有人会说,你别扯了,美国人骨子里就喜欢大排量,什么电动化浪潮,都是补贴吹出来的泡沫,根本不成立。就算特斯拉把市场都吃了,又能怎么样?

你要是这么想,那就真的大错特错了。美国消费者,比谁都务实。

咱们把时间倒回去,回到上世纪70年代。那场石油危机,彻底把美国汽车市场给颠覆了。那时候,美国是底特律三巨头的天下,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造的车又大又费油。丰田、本田在他们眼里,就是些不入流的、又小又破的廉价玩意儿。

结果呢?两次石油危机,油价翻了三倍多,加油站排的队比高速公路还长。在真金白银的压力面前,什么品牌情怀,什么肌肉车文化,都得靠边站。美国人光速抛弃了本土品牌,转头就钻进了那些省油、可靠的日本小车里。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一夜之间就成了香饽饽。一直到今天,丰田在美国的价格还是那么坚挺,人人都爱。

历史总是相似得让人害怕。最近,我在路上已经能看到不少越南车企VinFast的车了,一个主打性价比的新牌子都能被接受,你就知道美国人有多务实。

7500美元补贴断奶,特朗普“休克疗法”反助特斯拉清场独霸电动车市场?-有驾

现在,特斯拉ModelY的价格已经掉到了普通家用车那个区间了,它的智能化体验,是同价位燃油车想都不敢想的,而且在家充电的成本,连加油的一半都不到。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就算一分钱补贴都没有,它对那些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也已经足够大了。

当然,充电桩还是不够多,跑长途还是不方便,这确实是很多人犹豫的原因。但这恰恰说明,美国人不是天生就讨厌电动车,他们只是讨厌又贵又不方便的东西,仅此而已。

电动化就是大趋势,谁也挡不住。可以肯定,只要电动车的价格再亲民一点,产品再成熟一点,充电桩再多一点,它干掉燃油车,真的就只是个时间问题。

而到那个时候,那个在这场残酷的、没有补贴的肉搏战中活下来,并且一统江湖的特斯拉,毫无疑问,会成为那个笑到最后的赢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