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九月份这个数据出来,我朋友圈里卖车的朋友一片哀嚎,说别家生意没法做了。比亚迪一个月干了快四十万辆,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搞一种很新的“物理超度”,直接把同行超度到下一个赛道去了。什么王朝、海洋、腾势、豹子、仰望,五路大军跟下山的土匪一样,管你什么新势力老字号,统统推平。全年三百多万辆,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几,这个数字本身就透着一股子魔幻。这他妈的简直不讲道理!
别人家开车展,是秀肌肉,秀技术,秀PPT。比亚迪开车展,给人的感觉是直接在展馆门口支了个大锅开始煮同行。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你看这个牌子矩阵,王朝系列当保安,稳住基本盘,海洋系列当先锋,负责冲锋陷阵。海鸥这种小车,本质上就是个带壳的电动爹Pro Max,但它就是便宜,外观也说得过去,年轻人第一台车,不买它买谁?你想想,这个价位,你跟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谈操控谈底盘,他只会觉得你有病。他要的就是一个能遮风挡雨,能放音乐,还能省油钱的四个轮子的压缩毛巾,比亚迪给到了。
然后是什么纯电和插混两条腿走路,九月份纯电二十万,插混十八万,全年来看,两边都是一百六十多万辆,几乎一模一样。很多人说这是比亚迪技术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看到的不是技术,是人性。插混卖得好,根本原因不是什么可油可电,是因为它精准地击中了大多数人“既要又要”的贪婪和“万一不够”的恐惧。我想要绿牌的便利,又害怕高速上趴窝;我向往未来的科技感,又摆脱不了加油站的安全感。比亚迪不是悟了什么技术大道,它只是把人性拿捏得死死的。它告诉你,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然后把选择权做成菜单给你,你怎么选,钱都进了它的口袋。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进了修仙界,别人都在苦哈哈地炼丹画符,结果发现有个姓王的哥们直接开了个任意门,告诉你不用修炼了,交钱就能成仙,而且还能分期。这还修个屁的仙啊,赶紧交钱吧。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产品做到极致,是直接把赛道给炸了,让所有人都没得玩。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熄了还揣兜里带走。
而且你发现没,比亚迪现在的玩法特别像玄幻小说里的主角,前期被人看不起,天天被老师傅们教育“你要有底蕴”、“你要讲武德”。突然有一天,主角“砰”地一下开窍了,得了上古传承,直接掏出一堆别人没见过的法宝,开始不讲道理地平推。出口一个月七万多辆,全年七十多万,这就是把在国内卷死同行的成功经验,打包出海,去祸害,啊不是,去造福海外友人了。整个商业模式就是一块巨大的压缩饼干,掰一小块就能喂饱一个品牌,还能剩下好多渣渣做成出口特供版。自己造电池,自己造车,成本控制得跟闹着玩儿似的。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这光合作用的效率都没你高。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比亚迪比作修仙有点侮辱修仙了。修仙好歹讲个飞升,比亚迪这是直接要把整个修仙界拉到地面来打价格战,主打一个“价格成仙,利润成盒”。说真的,我最近在看《道诡异仙》,感觉李火旺的精神状态,可能都没现在选车的消费者纠结。有时候你都怀疑,比亚迪到底知不知道用户想要什么,还是说,他们只是把所有可能性的排列组合都做了一遍,总有一款能撞上?这种用穷举法来破解市场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暴力美学。
所以,比亚迪卖得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技术?品牌?渠道?都对,但都不完全对。核心是,它放弃了所谓的“体面”,在所有人都还在假惺惺地讨论共存共荣的时候,它第一个掀了桌子。它用一种近乎“发疯”的姿态告诉市场,所谓的品牌溢价,所谓的百年传承,在绝对的性价比和碾压式的产能面前,就是个笑话。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拼刺刀。你跟他拼刺刀,他直接掏出了加特林。这还怎么玩?没法玩。这世界,终究是属于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甚至有点“颠”的狠人。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