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71万,平均每天卖0.7辆宝马"——当这个数据刷屏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销售怕不是有什么超能力?在汽车行业普遍承压的2023年,济南小伙张增威却创下255辆的惊人业绩,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位平民"销冠"的逆袭密码。
客户经营:把"一锤子买卖"变成"终身服务"
张增威7年卖出超千辆宝马的秘诀,首推他的"客户资产化"思维。与传统销售不同,他建立的不是客户名单,而是"朋友关系网"。
售后跟踪系统:每个客户生日准时收到手写贺卡,保养前3天必电话提醒
裂变机制:老客户介绍成功率高达60%,占总销量45%
场景化维护:组建车友俱乐部,组织亲子露营、高端品鉴会等线下活动
"去年有客户给我介绍了17个成交单",这种滚雪球效应,印证了"销售的本质是经营信任"的商业真谛。
自我驱动:用"创业者心态"打工
当被问及成功原因,张增威说的"内驱力"三字值得深思。在4S店这个标准化流程的职场,他硬是闯出了"个性化生存"之路。
知识储备:熟记竞品参数,能精准分析各品牌优劣势
形象管理:坚持定制西装上班,用专业形象打破销售刻板印象
时间规划:把工作拆解为128个标准化动作,形成肌肉记忆
这种把岗位当创业项目经营的态度,恰印证了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观点:"知识工作者必须成为自己的CEO"。
真诚法则:大数据时代的"笨功夫"
在直播带货、AI客服盛行的今天,张增威反而把"笨功夫"做到极致。有客户曾凌晨3点咨询,他秒回信息;为帮外地客户提车,他自费坐高铁送钥匙。这些超出KPI的付出,积累起难以复制的口碑资产。
更值得关注的是,他建立的"客户需求图谱",详细记录每位客户的职业、家庭构成、用车场景,甚至宠物信息。这种数据沉淀,让精准服务成为可能。
当行业陷入价格战焦虑时,张增威的故事告诉我们:销售的本质从未改变——以真心换真心。那些看似过时的"笨办法",或许正是数字时代最稀缺的竞争力。下次当你抱怨市场寒冬时,不妨问问自己:是否像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样对待眼前的工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