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特斯拉!比亚迪半年收入1354亿,海外销量超去年全年!

当比亚迪半年营收踩着特斯拉的肩膀站上3712亿,当海外市场47万辆销量把去年全年数据踩在脚下,这个靠电池起家的中国车企,突然让全球汽车大佬们集体患上了"比亚迪PTSD"。但别急着欢呼——净利润155亿对比特斯拉163亿的差距,308亿研发投入烧出的智能驾驶短板,还有7-15万市场被零跑、吉利啃得血肉模糊的现实,正撕开一个残酷真相:比亚迪的"全球销冠",更像是一场用规模堆出来的"肌肉秀",而真正的生死战,才刚刚在海外的公路上打响。

碾压特斯拉!比亚迪半年收入1354亿,海外销量超去年全年!-有驾

一、营收超特斯拉?这更像场"田忌赛马"式胜利

比亚迪半年报最炸的数字,莫过于3712亿营收把特斯拉的2980亿甩在身后。但仔细扒开账本会发现,这场"超越"更像是场精心设计的商业魔术:比亚迪81.48%的营收来自汽车业务,剩下18.51%靠手机代工勉强撑着;而特斯拉的418亿美元(约2980亿)可是纯纯的汽车收入,连卖碳积分的零花钱都没算进去。

更扎心的是销量构成:比亚迪214.6万辆总销量里,海外市场贡献了47万辆,这个数字确实漂亮——超过去年全年41.72万辆,相当于半年干完了过去一年的活儿。但掰开揉碎看,这47万辆里有多少是贴着"低价"标签冲进东南亚、南美市场的?在欧洲,比亚迪还在跟雷诺、大众的电动车打"价格游击战",在北美更是连入场券都没拿到。反观特斯拉,上半年46.6万辆全球销量,均价是比亚迪的3倍不止,单车利润能买两辆秦PLUS。

所以,当媒体欢呼"比亚迪营收超越特斯拉"时,不如说这是"中国制造业规模优势"对阵"全球高端品牌溢价"的典型案例。就像拼多多GMV超过京东,但没人会觉得拼多多比京东更赚钱——比亚迪现在的处境,正是这场商业悖论的生动写照。

二、海外狂卖47万辆:是"出海大捷"还是"赔本赚吆喝"?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业务收入1354亿,同比暴涨50.5%,占总营收比重飙到36.5%。这个数字背后,是112个国家的销售网络,是意大利街头的元PLUS,是巴西工厂的生产线——听起来像是"中国汽车出海天花板"。但真相可能比财报数字更骨感。

在东南亚,比亚迪靠着"比日系车便宜30%"的策略横扫市场,但当地媒体已经开始吐槽:"比亚迪电动车维修费是丰田的两倍"。在欧洲,为了抢市场份额,比亚迪元PLUS起售价直接比大众ID.3低1万欧元,结果被欧盟盯上搞"反补贴调查"。更尴尬的是,比亚迪海外业务毛利率至今没公开过——要知道,特斯拉海外业务毛利率比本土高5个百分点,而比亚迪要是真赚钱,早就拿出来炫耀了。

最关键的是下半年目标:海外要卖80万辆,上半年才完成47万辆,意味着剩下5个月每月要卖6.6万辆。7月已经露了怯——海外销量刚过8万辆,离目标还差着一截。为了冲量,比亚迪最近在澳大利亚推出"首付0元提车",在泰国搞"买电动车送充电桩",这些"赔本赚吆喝"的招数,真能撑起"全球新能源一哥"的体面吗?

三、国内市场被围殴:7-15万"基本盘"快守不住了

比亚迪的"甜蜜烦恼"从来不在海外,而在自家门口。上半年214.6万辆总销量里,7-15万价位贡献了60%以上——这是比亚迪的"命根子",但现在正被一群"饿狼"撕咬。

零跑B11直接把价格干到8.99万,比秦PLUS便宜2万,还标配8155芯片;小鹏Mona更狠,把城市NOA下探到12万价位,直接对赌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吉利银河L6插混版,轴距比宋PLUS长10厘米,价格低1.5万,广告语直接戳心窝子:"同样的钱,买更大的车"。这些对手就像一群"价格刺客",专挑比亚迪最肥的市场下刀。

更要命的是智能化短板。当小鹏、华为在卷城市NOA时,比亚迪还在靠"DiPilot 4.0"撑场面——这套系统在懂车帝智能驾驶评测里,连问界M5的尾灯都看不到。为了补课,比亚迪今年砸了308亿研发费,是净利润的两倍,又是跟英伟达合作芯片,又是挖华为自动驾驶团队,甚至要自研智能座舱系统。但问题来了:智能化这东西,不是"砸钱就能速成"的——特斯拉FSD搞了8年才成熟,比亚迪想靠一年300亿追上?怕是有点天真。

下半年,比亚迪要靠海狮06、腾势N8L、方程豹钛7这"三驾马车"救场,价格覆盖10万-100万。但10万以下有零跑、哪吒堵门,20万以上有特斯拉、蔚来虎视眈眈,100万价位还要跟仰望U8自相残杀——这哪是"产品矩阵",分明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四、研发砸了308亿,为何还被吉利长城追着打?

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08.8亿,同比暴涨53%,占营收8%,这个数字比宁德时代、长城汽车加起来还多。但消费者没看到"技术碾压",只看到:吉利雷神8848电混系统热效率追到44.26%,跟比亚迪DM-i只差0.74个百分点;长城Hi4四驱系统卖15万,比比亚迪宋PLUS四驱版便宜5万;就连奇瑞都敢喊出"三年超越比亚迪混动技术"。

问题出在哪?比亚迪研发投入虽然高,但摊子铺得太大:既要搞电池、电驱、电控"三电技术",又要砸钱做智能驾驶、芯片、操作系统,甚至还要研发"云辇-X"这种能原地起跳的黑科技。结果就是"样样通,样样松"——混动技术优势被蚕食,智能驾驶落后新势力两年,连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都被宁德时代"神行电池"追着打。

更讽刺的是,比亚迪研发投入是净利润的两倍,但研发人员平均工资却比小鹏低20%。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员工薪酬支出增长34.97%,但招来的工程师里,应届生占了60%——不是说应届生不好,只是智能驾驶这种"高精尖"领域,拼的是资深专家,不是"人海战术"。难怪华为余承东敢放话:"比亚迪想靠自研芯片追上华为,至少需要5年"。

五、550万辆年度目标:是"画大饼"还是"真能成"?

比亚迪今年喊出550万辆销售目标,上半年只完成214.6万辆,意味着下半年要卖336万辆,平均每月56万辆。7月销量已经给了"当头一棒"——34.43万辆,离56万还差22万辆,相当于少卖了一个"蔚来全年销量"。

为了冲量,比亚迪最近放出"大招":海豹07 EV官降2万,宋PLUS冠军版直降1.5万,连高端品牌仰望都推出"24期免息贷款"。但降价的副作用已经显现——上半年毛利率18.01%,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净利润155亿,没达市场预期的180亿。特斯拉上半年净利润163亿,虽然销量比比亚迪少,但人家赚得多啊!

更要命的是渠道压力。比亚迪全国有3000多家4S店,平均每家店每月要卖186辆才能完成任务。但现在很多三四线城市的4S店,宋PLUS库存已经堆到"一个月卖不完"。有销售吐槽:"以前客户进店就订车,现在要比价3家才下单,还得送充电桩、保养券,利润薄得像纸"。

按这个节奏,比亚迪下半年要想卖336万辆,除非把"降价促销"玩成"跳楼大甩卖"——但那样一来,净利润怕是要跌穿"100亿"。毕竟,特斯拉已经把Model 3降到23万,蔚来ET5降到29万,比亚迪要是敢把汉EV降到18万,估计股东们先把王传福的办公室给砸了。

六、写在最后:比亚迪的"全球梦",还差最后一块拼图

比亚迪现在就像一个"全能选手":销量第一、营收第一、研发投入第一,但就是拿不到"利润第一"。这背后,是"规模扩张"与"利润增长"的博弈,是"技术自研"与"生态合作"的摇摆,是"低端走量"与"高端溢价"的撕裂。

要实现真正的"全球梦",比亚迪还差最后一块拼图——不是更多的海外工厂,不是更便宜的车型,而是"品牌溢价能力"。特斯拉靠"科技感"卖高价,BBA靠"百年历史"撑场面,比亚迪现在靠"性价比"横扫市场,但永远成不了"全球巨头"。

下半年,随着海狮06、腾势N8L、方程豹钛7上市,比亚迪可能会迎来销量高峰,但真正的考验在2026年:当海外市场"价格战"打到盈亏平衡点,当国内智能化竞争进入"深水区",当特斯拉4680电池量产降价——比亚迪还能靠"规模优势"撑多久?

或许,当比亚迪不再靠"营收超越特斯拉"上热搜,而是凭"单车利润追上BBA"被讨论时,中国汽车才算真正站上了全球之巅。而现在,比亚迪的故事,才刚刚讲到最精彩的地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