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问题也逐渐凸显。据统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累计将迎来超1260GWh的动力电池退役,市场规模巨大。然而,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仍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回收乱象丛生,正规军难敌“黑户”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呈现出“狼多肉少”的局面。近80%的动力电池没有流入正规渠道,被所谓的“黑户”回收并在小作坊处理。正规军由于价格、环保等因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一旦三元锂电池退役潮到来,镍、钴等金属与材料的价值将大幅提升,引发更激烈的争抢,带来环保、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
精细化溯源管理体系亟待建立
建立电池溯源机制,对每一块电池走向精细化管理成为行业呼唤。目前已有新能源车企进行探索,例如威马汽车计划建立动力电池追溯编码规则,精细化追踪每一块动力电池流向。此外,北汽新能源、蔚来等企业入局的换电业务,也在进行电池精细化管理的探索。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前景广阔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主要包括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大类。梯次利用是指将已退役的动力电池拆解重组后,做成应急电源、储能设备等,继续服役。再生利用则是指将退役电池拆解、破碎等处理,提取电池中的钴、镍、锂等金属原材料,循环再造新电池。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意义重大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我国新能源关键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还可以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空间广阔,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未来展望
#汽车新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