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机油,这仨字儿,搁不少车主耳朵里,简直就是催命符。
一辆倍儿精神的车,排气管突然噗噗地往外吐蓝沫子,那感觉,就像是貔貅突然开始往外漏财,心疼得直抽抽。
更让人抓耳挠腮的是,有的老司机明明瞅着机油液位刷刷往下掉,可排气管愣是干干净净,连点儿蓝盈盈的影子都瞧不见,这是闹哪样?
难道是车子自己把机油当成“琼浆玉液”给嘬了?
这事儿,咱得掰扯清楚了,烧机油和机油损耗,虽然都跟黑乎乎的机油挂钩,但背后捣鬼的,那可是南辕北辙。
打个比方,烧机油就像是得了“痄腮”,症状明晃晃的,尾气管直接给你撂挑子,嚷嚷“我不舒坦”。
而机油损耗,则更像是“隐疾”,悄咪咪地,你的机油就见底了。
先说说这烧机油。
把发动机想象成一个卖力干活的“铁肺”,里头的燃烧室就是它的“饭桶”。
按理儿说,“饭桶”里只该烧汽油,但如果活塞环、气门油封这些零件儿年久失修,或者气缸壁磨损得跟砂纸似的,机油就会偷偷摸摸地钻进“饭桶”,跟着汽油一块儿烧。
这不就喷蓝沫子了吗?
蓝沫子,就是烧机油铁证如山。
烧机油这码事,细抠起来还挺门道的。
要是冷车启动的时候就开始冒蓝沫子,那十有八九是气门油封耍起了滑头,就像没拧紧的水龙头,滴答滴答地漏油。
要是热车之后才开始喷,那多半是活塞或者活塞环闹幺蛾子了,它们就像“饭桶”的闸门,关不严实,机油就趁虚而入了。
当然,更糟心的状况是,气缸壁磨损,这就好比“饭桶”上戳了个窟窿,机油呼啦啦地往里灌。
但有些车主就犯嘀咕了,我开的是大众、奥迪或者宝马,都说德系车是“烧机油大户”,但我咋愣是没瞧见蓝烟呢?
难道是空穴来风?
实际上,这不一定是烧机油,而是机油损耗。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油去哪儿了”。
烧机油,机油是直接被焚化了,幻化成了蓝烟。
而机油损耗,机油没准是在高温高压下气化了,或者通过其他路径溜走了。
涡轮增压发动机和高转速自然吸气发动机,由于工作温度更高,机油更容易蒸发。
这就好比盛夏时节,水放在日头底下,挥发得更快。
此外,经常飙车、猛踩油门,也会加速机油的损耗。
这事儿就引出一个疑问,为啥有些车系的发动机更容易摊上机油损耗这档子事儿呢?
当我们一古脑儿地把锅甩给“设计缺陷”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不同车系的设计理念大相径庭?
有些欧系车系,为了追求更剽悍的动力,可能会默许一部分的机油损耗。
这就好比运动员为了攀登高峰,可能会透支一部分的身体机能。
当然,这可不是说机油损耗就是理所当然的。
达标的、适配的润滑油,按时更换,是防范机油损耗的要诀。
但更关键的是,要摸清自家爱车的“秉性”,搞清楚它属于哪种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要想避免烧机油,最起码得用心呵护。
按时更换机油,别图省事儿用劣质油。
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有些车,尤其是上了年头的车,烧机油是命中注定,在劫难逃。
就像人上了年纪,身体机能走下坡路一样。
这时候,与其砸锅卖铁地去修,倒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勤检查机油液位,及时补给,也算是一种无奈的折中方案。
话说回来,无论是烧机油还是机油损耗,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汽车就像一个需要精心伺候的“老伙计”,需要咱们上点心,定期做个“体检”。
别等到它“龙体欠安”了,才追悔莫及。
说到底,省下来的机油钱,没准就能多搓几顿馆子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