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

这份报告是罗兰贝格发布的第 6 期《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覆盖了全球 33 个市场的电动车普及情况、补能基础设施发展和用户行为习惯。研究基于 2025 年第二季度的问卷调查(12,000 名电动车用户参与)和实地调研数据,评估了各国电动车补能市场的中短期潜力和成熟度。

电动车市场概况

2024 年全球电动车销售渗透率达到 25%,比 2023 年提高了 5 个百分点。中国继续领跑,渗透率高达 49%,几乎每两辆新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车。欧洲和美国等成熟市场增长相对缓慢,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下滑。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虽然基数低,但增长速度很快。

补能基础设施发展

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 2024 年增长 33%,从 380 万增至 500 多万,其中中国贡献了三分之二的新增量。直流快充桩比例持续上升,在亚太和中东地区已超过 40%。尽管如此,全球电动车与公共充电桩的比例从 10:1 略微上升至 11:1,表明设施建设仍需加快步伐以跟上车辆增长。

用户行为与体验

"环保性" 仍是消费者选择电动车的主要原因,但 "经济性" 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亚太和北美已成为首要考虑因素。大多数用户年行驶里程超过 1 万公里,每周使用电动车 4 天以上。约 85% 的用户可在家补能(北美比例最高),但仍有约一半的补能行为发生在公共场合,购物中心是最受欢迎的公共补能地点。

地区发展差异

欧洲市场增长放缓,德国受补贴取消影响渗透率下降,但英法等国缩小了与领先者的差距。北美市场稳步增长,但政策不确定性给未来蒙上阴影。亚太地区中国一枝独秀,泰国、越南等新兴市场快速发展,而日本、韩国增长相对缓慢。中东地区虽然起步晚,但凭借政府支持和电网优势,正加速建设高速补能网络。

市场格局与未来趋势

充电桩运营商在全球范围内面临利用率和盈利挑战,市场开始整合。中国市场由五大运营商主导,并积极发展换电模式。未来增长点包括澳大利亚的全国补能网络建设、中东将补能与智慧城市结合、印度政府推动商用车电动化。总体而言,电动车市场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补能体验不断改善,但速度和设施不足仍是主要痛点。

你对哪个地区的电动车发展情况更感兴趣?

报告节选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报告》-有驾

完整报告获取:三个皮匠报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