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今年这嗓门一下子就低了,不再高喊“我要卖550万!”改成性子温顺地悄悄定了个460万的小目标。说句实话,摆在这的90万辆缺口,可不是一点小个儿——这都快等于三个“蔚小理”全年加起来了。你说自家孩子刚一吹牛,转头就把胳膊砍了,是下定什么决心?难道安逸日子过习惯了,这回怕砸锅,主动降温?
开头这个降幅,得承认比亚迪算有点魄力——往年啥样?打鸡血似的撸袖子往上冲,今年咋一看表,“不对劲”,立马刹车。这下,不光舆论被炸了一下锅,买车的、卖车的,甚至在网上看热闹的都挠头。大家议论纷纷——比亚迪这么多年很得意啊,国产新能源扛把子排头兵,咋说降就降,是市场冷了?是产品不香了?还是一开始定目标的时候,真是脑袋一热吹过头了?
具体咋回事,老百姓想不明白。看数据,前八个月比亚迪卖了286万辆,年增23%,上看着挺拿得出手。可回头一算,550万这个大蛋糕,才刚咬下去一半多,完成度也就52%。去年这一刻,干劲十足地干到58%。这往下对比,别说老板能不着急,换成谁眼角都得跳两下。
可问题也怪不得比亚迪。新能源车这块,要说是三国杀,其实现在火药味儿越来越浓。当吉利说要搞300万辆,奇瑞信心十足地放话冲全球前十,比亚迪这“老大”位置上坐得还安稳不?别家可都是来势汹汹的主儿。
再扩大点看,今年这一波换挡,背后弯弯绕远不止销量那么简单。有人觉得,比亚迪眼下想缓口气,也许并不是坏事。车造多了,难免有点赶鸭子上架,质量一松懈,掉的不是一星半点的面子。尤其明面上国外市场虎视眈眈,人家卡着门槛不会让你蒙混过关。到那时候,翻车的滋味就更难受。
有的朋友调侃,这不是自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么。今年比亚迪地盘还是盘,2024明年销量冠军,估计没跑。问题在于,这种冠军,是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它撑得住别家厂商的步步紧逼吗?
前两年比亚迪几乎呼风唤雨,新能源看着是“一家独大”,产品打法也够猛。王朝网、海洋网走量,腾势、方程豹拼高端,结果呢?后面这俩高端,口碑和销量双双受挫,尤其方程豹,前有长城坦克堵着,后有奇瑞捷途山海、纵横大乱斗,这局势能有多美妙?
翻开销量排行榜,比亚迪自己也知道不能躺着数钱。降价,促销,推冠军版,几乎祭出了看家本领,搞全系标配、下放新技术,力保市场份额。可战场局势,绝对不是你防守就能高枕无忧的。电动智能成了行业标配,拼配置价钱都卷疯了。比亚迪当年靠“先发优势”,现在优势越来越弱,品牌力又跟不上,一直打价格战,这买卖谁愿意长久干?
打个比方,以前比亚迪就是村儿头唯一那家粮油铺。现在大卖场进村了,还送鸡蛋大米,服务还贴心,价格还比你低,你是坐等旧账还是想着新路子?消费者的选择一下多了去了,买东西精挑细选,比亚迪想让人家选你,可没那么容易了。
细看市场,比亚迪下调目标,其实像敲响了一口钟。这标志着新能源市场从“一股独大”慢慢变成了“群雄逐鹿”。这事对消费者和行业来说,也未必不是好消息。市场多了选择,比亚迪反倒需要自问:本事真有那么大吗?产品质量能撑住面子吗?品牌能站住脚吗?甭再玩命卷销量,是该让老百姓认同你“值当”才行。
为什么要选比亚迪?这一问搁有人心里一直没答案。这些年比亚迪技术突飞猛进,新能源板块堪称老大,可品牌这块,给人感觉就是差了一口气。别人家是奔着“全球信赖”靠信誉吃饭,比亚迪一到要拼品牌就有点底气不足。想做全球王者,就得跟这些跨国大厂好好学学人家的经验。丰田当年闹“刹车门”,也是硬着头皮停产整顿,掉一半脸面换回来的,如今人家靠质量和口碑爬回巅峰,就值得比亚迪琢磨琢磨。
有别于丰田被动调整,比亚迪这次主动刹车,人生路上谁没卡过急刹?压力大归大,这何尝不是摆脱惯性思维的机会?你说汽车产业这汤,哪有一路无波无澜的?反倒新技术新局势逼着大家走出舒适圈,才有长远希望。
不过说白了,比亚迪的麻烦还远不止销量。背后还有“车圈恒大”的争议,还有“常压油箱”的风波,行业里找茬的、盯梢的,巴不得看到它出丑。想在全球坐稳头把交椅,必须补短板、修内功,让大家不光记得“卖得多”,更要记住“做得好”,让每个买车人都能心里有底。这么干,也许路没那么好走,可真要走出来,没人拦得住你王者归来。
这个市场,将来的大戏还多着呢。比亚迪这把调整,恐怕正开了个头。谁笑到最后,谁能真正赢得人心才是头等大事。你觉得,明年买车,谁会是你的首选?你会不会再投比亚迪一票?不如大家下方聊聊,说不定还能帮比亚迪出几个好主意。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