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方式详解:直流与交流充电的区别与应用

电动汽车充电主要分为 直流充电 交流充电两种方式,分别被称为“快充”和“慢充”。

▍ 直流充电(快充)的特点

直流充电,又叫做快充,是一种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源的供电方式。这种充电方式通常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部,并与交流电网相连。直流充电 直接为电动车动力电池供电,且由于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能够提供足够的功率和广泛的电压、电流调整范围,从而支持快速充电。面向社会乘用车的直流充电桩,其辅助电源电压为12V,一般车辆电池从0到充满需要1-2小时,但具体时间会因车型动力电池容量和实际充电功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详解:直流与交流充电的区别与应用-有驾

▍ 交流充电(慢充)的特点

交流充电,又称为慢充,是通过交流电网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电源。这种充电方式也是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部,并采用国标220V单相交流电。值得注意的是,交流充电桩本身并不具备充电功能,它需要连接 车载充电机才能为电动汽车充电,因此主要起控制电源的作用。面向社会乘用车的交流充电模式,输出功率最高可达7kW,一般车辆电池从0到充满需要5-8小时,具体时间因车型动力电池容量和实际充电功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详解:直流与交流充电的区别与应用-有驾

电动汽车充电涉及到多种设备和设施,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充电资源。

▍ 充电桩和充电机

充电桩是一种传统的一体化交/直流充电单桩设备,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用于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充电桩和充电机是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主要设备,虽然有时这些术语可互换使用,但更准确地讲,车载充电机是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负责将公共电网的电能转换为车载储能装置所需的直流电。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详解:直流与交流充电的区别与应用-有驾

▍ 充电终端与其他设备

充电终端采用管群控模式,具有“无桩、无电”的特点,主要用于放置充电枪,并包括车挡式、壁挂式、立体式等多种类型。充电终端本身并不集成交/直流充电模块,因此不能独立使用。这个设计目的是为了 与传统一体化充电桩相区分。充电模块是充电箱变的核心组件,集成了交/直流充电功能,而充电设备则是指那些与电动汽车或动力蓄电池直接相连,为其提供电能支持的设备或部件,如充电桩和相关变配电设备等。

为了保护电动汽车电池的健康和延长使用寿命,在充电过程中有一些 关键注意事项需要牢记。

  • 浅充浅放是关键:最理想的充电时机是蓄电池放电深度控制在50%-70%之间,车主们应尽量经常充电,以维持电池的浅循环状态。

  • 合理选择快/慢充:长期频繁使用快充会对电池寿命造成不利影响,具备足够充电时间的情况下,推荐选用慢充方式进行补电。

  • 温度影响不可忽视:冬季低温环境会导致充电功率下降,同样的时间内夏季能充满电,而冬季却无法充满。

  • 保持定期充电习惯:若电动汽车因故长期停放不用,应保持定期充电的习惯,以维护电池的健康状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