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理想两大新能源汽车品牌最近又上了热搜,不过这次不是因为新车型的技术突破,也不是因为销量排行榜上的厮杀,而是因为双方高管在社交媒体上的一次“网络对线”。从头到尾,这场风波的导火索居然是一位网友的虚构试驾体验。要说中国汽车市场内卷厉害,连“试驾反馈”都能成为一出社交舆论的宫斗大戏,堪称一简短段子,引爆全场。
故事得从一则并不起眼的网络评论说起。7月24日,一位名为“Mark kyle”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称自己当天试驾了理想i8和蔚来L90,并煞有介事地评价道:“i8开起来就像船一样摇晃,完全比不上蔚来L90的稳健,连智驾系统都差点出事故,空间、座椅也不如蔚来好。”如此详细的“试驾者体验”言之凿凿,显然带有对比性质,一下子就戳中了各路粉丝敏感的神经。
理想汽车副总裁刘杰更是坐不住了,第一时间转发并配图“打假”,澄清i8尚未对外试驾,这位网友的评论根本无从谈起,并大有“黑水军”抹黑品牌的怀疑意味。作为对弈的另一方,蔚来高级副总裁兼乐道汽车总裁沈斐立马出场,干脆利落地建议“直接报警”。汽车高管们的网络交锋,既展现了对品牌形象的高度敏感,也令网友们血脉偾张、围观吃瓜。
事情火速发酵,网络上很快分化为“理想粉”与“蔚来粉”互指对方“招黑”“水军”,各种爆料、疑点分析满天飞。毕竟,中国的新造车江湖不仅有智能科技的争夺,更伴随着舆论场里的铁粉情绪,谁也不愿在“风评”上落下风。主角“Mark kyle”瞬间被“人肉”深入挖掘,被网友认定为理想的内测达人,有人指责其替某方充当“卧底”,猜测肆起。
到了7月26日,这出本年度最具喜剧色彩的“网络悬疑剧”迎来直接反转——当事人“Mark kyle”高调发澄清声明。他表示所谓试驾体验全部是“编造”。理由也很直白:起初只是出于好奇,见网上风传“有水军恶意比较车”,于是自己“钓鱼”发言,想看看水到底有多深,没想到“钓来了正主”,反而把两家企业高管都拉下了水。
他还自曝,原打算事后“删评脱身”,谁知事情发酵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陷入了舆论的巨大旋涡。结尾,他表达了对两家车企及双方粉丝的道歉,并强调所谓言论纯属个人行为,与他人无关。
表面上,这只是一场社交网络上的乌龙事件,但背后却反映了中国车市舆论生态的微妙变化。首先,公众对品牌黑公关、水军大战始终保持高度敏感:一点异议评论就能引发万千猜测,大佬纷纷下场“正义出击”。其次,企业自身对品牌形象的焦虑甚至超过了对产品本身的关注——一条评论都能被视作妄图“颠覆三观”的危险动作,管理层直接下场“混战”。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一条假评论”就足以牵引整个产业的神经。“钓鱼党”用虚构内容做测试,企业和网友却用“真情实感”应对,于是一场现实消费社会的荒诞剧上演得格外精彩。最后,不论各自粉丝如何“立场坚定”,当真相揭晓,便只剩下“啼笑皆非”和无尽的自省。
个人与企业、真实与虚构、品牌与舆论之间的角力本原本无可避免。但或许每个互联网参与者都该思考:在以讽刺为乐、真假难辨的大流量环境里,如何用理性和克制来还原事实,远比用情绪去争高下来得有意义。毕竟,今天“水军内讧”,明天可能就轮到你我被别有用心者“钓鱼”嫁祸。理想与蔚来谁更胜一筹?网友终究只能在市场和产品中寻找答案,而不是一条评论里。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