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推行免签及签证手续简化政策,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首都机场2024年国际和地区旅客吞吐量达1485万人次,同比增长93%。面对运输保障压力,作为“中国第一国门”,首都机场通过系统性服务革新,为国际旅客打造“零阻碍”出行新体验。
精准施策: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出行需求
步入陌生的机场,国际旅客难免会遇到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面对54个国家217个航点的多元服务需求,首都机场历时3个月对出行服务环节的堵点进行全面分析,最终从国际旅客实际出行环节出发,绘就了一份“全流程科技服务蓝图”。
从航班信息获取,到自助选择座位;从护照签证准备,到机场值机与行李托运、安检、海关检查等一系列手续;从入境和海关检查,到行李提取、转机等环节,这份蓝图对国际旅客进出港各阶段可能出现的行为、期待、情绪进行了代入式分析,从而精准定位科技服务升级的机会点。
研究显示,国际旅客在机场出行往往存在以下痛点难点问题——对登机各环节不熟悉加剧出行困扰;流程引导形式单一,无法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出行需求;关键环节流程卡顿,行程不够“丝滑”。如何让国际旅客更及时地获取服务信息、更便捷地享受机场服务,成为首都机场“科技赋能、流程再造”的服务流程升级之钥。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服务矩阵
如何消除国际旅客对机场的陌生感,让他们享受顺畅的流程,真正拥有宾至如归的体验?首都机场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和精准定位技术为旅客打造了数智化的“虚拟机场”,使旅客能够“身未到,心已至”。
范式创新:引领机场业智慧化转型
服务升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显著的。截至目前,由于护照登录功能不再依赖短信发送验证码,首都机场已累计节省国际短信费用超过22万元。打通进出港流程的堵点后,国际旅客有了更充裕的时间体验机场的商业设施和服务。随着客流量攀升,首都机场的商业收入持续增长。
此外,为满足国际旅客对查询航班信息、实时了解行李位置、获取陆侧抵离交通信息等方面的高频需求,首都机场依托旅客端一体化平台,上线了多语种智能航班助手等工具,助力打通出行全流程的大小堵点,打造顺畅的出行体验。
从绘制蓝图到流程再造,首都机场将智慧科技融入服务实践,诠释着现代大型国际航空枢纽的进化方向——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展望未来,首都机场将持续深化技术应用与创新,进一步优化“虚拟机场”功能,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精准预测旅客需求的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旅客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这座不断优化的航空枢纽,正在为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书写生动注脚。
来源: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
【来源:京报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