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电动车禁篡改这3个部件,很多人都犯错了,被查要罚款和扣车
哎,家人们,谁懂啊?骑个电动车怎么就这么难!想快点吧,限速25码,感觉比共享单车还慢;想跑远点吧,电池小得可怜,半路没电推车是常事;想骑得舒服点吧,那对“脚蹬子”还老碍事。你说这车,买来是代步的,咋搞得跟个“刑具”似的?可你说不改吧,又实在憋屈。于是,不少老铁一咬牙一跺脚,找商家“解除限速”、“拆掉脚蹬”、“换大电池”,瞬间感觉“自由了”!但您可得悠着点,这“自由”的代价可不小,一旦被查,罚款、扣车,那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最近啊,我刷手机老看到这类新闻,说某某地又在严查改装电动车,一批车被扣,一批人被罚。看得我心里直打鼓。我这车,虽然没改限速,但脚蹬子早就被我“请”走了,电池也换了个大容量的,就为了多跑几公里。按这架势,我岂不是也“在劫难逃”?这不,我赶紧去翻了翻新国标,又请教了几个在车管所工作的老哥们,总算是把这事儿给弄明白了。原来,新国标电动车有“三不改”铁律,碰了就违规,咱可得心里有数。
第一个不能碰的雷区:限速器
这绝对是“重灾区”!25km/h是个什么概念?我掐表试过,我骑共享单车,腿脚利索点,蹬个几分钟也能到这速度。那我花大几千买个电动车,图啥?图它能载我老婆孩子,图它能遮风挡雨,图它能让我少流点汗。可这速度一限,感觉优势全无,甚至还不如自行车省力。所以,很多车主一提车,第一件事就是让商家“解除限速”。商家也“贴心”,弄个什么“学习模式”,按几下按键,速度立马提上来,四五十迈轻轻松松,那叫一个爽!
但您可知道,这“爽”背后藏着多大的安全隐患?电动车质量轻,一旦速度过快,刹车距离会急剧增加。在路口、在人行道,一个不留神,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新国标把电动车划为非机动车,一个关键依据就是速度不超过25km/h。你这一改,速度上去了,性质可就变了,万一出了事故,保险怎么赔?责任怎么定?那可就复杂了。我听说有地方已经开始用大数据查了,后台一分析,你这车日常行驶速度平均40码,那对不起,重点怀疑对象就是你。别再信什么“没人查”、“查了也说不知道”这种鬼话,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别等真被罚了才后悔。
第二个不能动的“鸡肋”:脚踏骑行功能
说到这“脚蹬子”,那可真是“槽点满满”。网上吐槽的段子一抓一大把:“新国标电动车的脚蹬子,就像我钱包里的钱,有它不多,没它不行,但真用起来,比登天还难。” 说得太对了!有电的时候,谁闲着没事蹬它?没电的时候,你想蹬,发现这车重得要死,根本蹬不动,最后还是得推着走。推车时吧,这脚蹬子还老磕腿,尤其是女生穿裙子,一不小心就“中招”,那画面,简直社死。
那为啥非得留着它?我一开始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明白,这“脚蹬子”其实是个“身份标识”。它就像电动车的“身份证”,让交警一眼就能认出这是辆“非机动车”。你想啊,如果都拆了,那和那些没有脚蹬的电摩、电轻摩有啥区别?执法可就乱套了。所以,这看似无用的设计,其实是为了管理的便利。虽然它确实不实用,甚至有点碍事,但为了合规,咱还是得忍着。实在看不顺眼,也顶多给它包个软垫,或者装个可拆卸的,检查的时候再装上,这总比直接拆了强。
第三个高压线:电池
这电池啊,是车主们“动手”最多的部件了。为啥?就俩字:续航!新国标规定整车重量不超过55kg,电池电压不超过48V。这导致原装电池容量普遍偏小,很多车也就跑个三四十公里。对于通勤距离稍远的上班族,一天得充两三次电,太麻烦。于是,换大电池就成了“刚需”。
但问题来了,大电池往往意味着高电压(60V、72V)和大容量,这直接就违反了国标。更严重的是,私自更换非原厂、非匹配的电池,极易引发火灾!我看过不少电动车自燃的新闻,十有八九都和电池改装有关。劣质电池、不匹配的充电器,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装在你车底下。而且,换大电池后,车重超标,对电机、控制器都是巨大负担,容易导致车辆过热,进一步增加风险。
那电池坏了不能换吗?当然能!但必须换和原车规格一致的。比如你的车是48V20Ah的铅酸电池,你就得换同规格的。想提升续航?与其冒险改装,不如考虑买辆合规的长续航车型,或者养成良好的充电习惯。毕竟,安全才是回家最近的路,您说是不是?
说到底,新国标的一些规定,确实让电动车的“性能”打了折扣,让很多习惯了“速度与激情”的老司机们很不适应。但规定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大家的安全。我们吐槽归吐槽,但底线不能破。为了省那点电费、快那几分钟,去赌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这买卖,怎么算都亏。
所以,各位老铁,咱们还是老老实实骑合规车,别给执法部门添麻烦,也别给自己埋隐患。毕竟,平平安安出门,安安全全回家,这才是咱们骑电动车的最终目的,对吧?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在安全和便利之间,您觉得新国标电动车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