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Tier1出海潮,博世中国、德赛西威、知行科技、亿咖通竞速

汽车Tier1出海潮,博世中国、德赛西威、知行科技、亿咖通竞速-有驾

【摘要】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崛起,智能化、电子化成为汽车零部件厂商的竞争高地,而汽车Tier1的出海也开启了新一轮竞速。

然而,技术迭代的加速度、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区域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正持续考验着企业的战略定力与应变能力。

对博世中国、德赛西威、知行科技、亿咖通等企业而言,这场竞速不仅是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技术标准、生态构建与品牌价值的全方位角力。

以下为正文:

2025年,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全球。

01

行业出海的集体行动

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迎来了又一个国际化突破的窗口期。

从2025年初的市场数据来看,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今年前四个月,座舱域控领域的装机量前十名供应商中,本土企业占据七席,合计市场份额达52.7%。

其中,德赛西威以18.8%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博世、车联天下、和硕/广达(特斯拉)、亿咖通位列前五名。

中国企业在HUD领域同样表现强势。

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5年1-4月,华阳多媒体以22.4%的市场份额领跑HUD市场,在AR-HUD领域,华阳多媒体、怡利电子、水晶光电位列前三甲。

从整体来看,国产Tier1出海路径较为多元。

当前,本土车企的出海为零部件厂商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出海空间,德赛西威的高算力域控平台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为理想、小鹏、广汽等多家企业提供配套支持,其域控平台及智能座舱也伴随奇瑞等自主品牌出口车型走向海外。

近年来,不少海外的传统车企也开始与更多本土车企或零部件厂商合作。

以大众为例,公司与小鹏在23年签订股份购买协议,并计划共同开发两款面向中国市场的大众品牌车型,24年两家公司又签订EEA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计划在26年实现上车应用。

在与零部件厂商合作层面,今年3月,大众集团与亿咖通达成合作,后者将为大众集团旗下大众和斯柯达品牌全球车型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此外,技术授权模式出海也成为新方向。

零跑已与Stellantis合资成立合资公司,并向Stellantis提供全域自研的电动车平台技术及核心零部件,为该公司旗下其他品牌提供智能驾驶、电驱系统等模块化解决方案。

汽车零部件市场装机量提高的背后,是中企出海的决心。

02

巨头的多维度竞速

在国产Tier1出海阵营中,博世中国、德赛西威、亿咖通及知行科技展现出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全球化策略。

从业务布局来看,Tier1的业务拓展多集中在智能化领域,其中座舱与智驾成为主阵地。

博世中国与德赛西威均选择双线并进的策略,两家公司在座舱领域始终稳居行业龙头,智驾域控产品线也基本覆盖中高低阶需求。

从业绩表现上看,博世中国2024财年销售额约14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其中,博世智能出行集团是博世在中国最大的业务,销售额达1166亿人民币,在华研发支出119亿人民币。

德赛西威在24年实现了276.18亿元的营收,净利润来到20.05亿元,现金流较上年也增长30.89%,分业务来看,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占比66.01%,较一年度的72.13%有所下滑,智能驾驶业务提升6.01个百分点,占比来到26.48%。

当前,国内市场仍为德赛西威的业务主战场,其占比高达93.82%,但海外市场预期即将发力。

亿咖通和知行科技虽然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均有涉及,但业务布局仍有较为明显的侧重。

财报显示,2024年亿咖通实现销售收入44.055亿元,同增33%,增长主要源于车载计算平台的销量增加,研发费用为12.597亿元,同降0.4%。

公司表示,伴随吉利汽车及吉利生态系品牌渗透率提高带来的智能座舱销量增加,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领域,公司ADCU销量逐步上升,但24年受单价变化导致收入减少2.24亿元,抵消了该部分增长。

目前,公司在出海方面成绩突出,其打造的出海车型如下表所示,其中银河E5在海外销量较佳。

汽车Tier1出海潮,博世中国、德赛西威、知行科技、亿咖通竞速-有驾

当前在国内横扫全品类销量Top 1的星愿,用的也是亿咖通E02+FlymeAuto方案,后续即将出海。现有合作的出海品牌,后续主要车型基本都会有,这加快了摊薄成本速度。

亿咖通的优势在于有Google的GAS能力,这是其他同行短期内难以搞定的能力。

结合高通芯片,公司在欧洲这种中高端市场有成熟经验,在中低端东南亚市场也有E02、安托拉方案结合宝腾渠道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亿咖通目前在大众项目的合作中推进顺利,考虑到出海往往对内部流程合规、财务数据健康要求较为严格,这一结果对公司后续出海有巨大帮助。

对比来看,知行科技则更加聚焦在智驾领域,2024年,公司核心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实现收入约11.93亿元,并交付22.7万套智驾方案创下同比75%的增速。

从芯片层面来看,国产Tier1多选择与现有芯片算法企业形成长期合作,极少部分采取自研策略。

在Tier1企业合作的芯片厂商中,英伟达、高通仍占据主要份额,以地平线为代表的国产芯片企业正在逐渐崛起。

截止目前,德赛西威发布五代智能座舱产品中,除第二代以外均与高通达成合作,而第五代座舱平台又强势引入英伟达Thor。

汽车Tier1出海潮,博世中国、德赛西威、知行科技、亿咖通竞速-有驾

图片来源:佐思汽研

博世作为国际巨头,其中国区自然承接集团全球资源。

一方面,博世持续巩固与英伟达的关系,首批应用其新一代紧凑级算力芯片的高阶智驾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公司也进一步增强与中国本土芯片企业的合作,公司基于地平线征程6B芯片开发新一代过功能摄像头平台,同时采用征程6E/M打造升级版辅助驾驶系统。

知行科技同样选择与地平线合作,公司今年5月发布公告表示,其基于地平线征程6M芯片的ADAS域控制器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再次获得某头部自主品牌车型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定点。

亿咖通的智能座舱则采用芯擎科技的“龍鹰一号”,据悉,该芯片为国内首款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可支持舱驾融合。

03

出海的挑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累计达到1056.1亿美元,同比增长6.8%,然而,全球贸易壁垒与地缘政治风险正使得零部件出海愈加复杂。

一方面,美国市场的关税战火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打乱了零部件商的出口节奏,同时,其出台的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也提高了对中国实体企业的警惕度,如何保障出口生态稳定仍有较大挑战。

另一方面,与国内汽车智能化接受程度不同,海外市场对智能驾驶技术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且不同国家的ADAS准入规范标准都不尽相同。

以欧洲市场为例,欧盟于2019年公布的通用安全法规Regulation (EU) 2019/2144对于每一项基本功能的合格标准都给出了严格的规定,国内车企出海往往选择与国际头部Tier1合作,并针对法规进行产品开发。

而在中高阶智驾领域,大部分国际OEM并未明确智驾量产时间节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不同规范的落地情况与售后要求,也对主机厂和Tier1更精确把握测试与量产节奏提出了考验。

国产Tier1的出海竞速,不仅需要在技术上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理解市场需求、满足出海技术认证,并提升在地化适配能力。

从这些层面来看,博世中国作为国际化企业对海外智驾落地政策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同时,公司在欧亚美拥有70+测试场地,7000+ADAS及AI团队开发成员,也能够第一时间为车企提供属地化技术支持。

相较而言,亿咖通作为吉利内部成长起来的智能化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历了多年的全球化布局,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亿咖通已在美国、德国、英国、东南亚等地实现业务布局。

目前,公司对吉利生态仍有依赖,其他车企如一汽等正在稳步开拓阶段。

此外,公司与大众合作,并选择巴西、印度作为首发市场,新兴市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市场份额的增长潜力往往大,但如何满足当地产业及金融法规,适应错综复杂的政商环境,并保障供应能力,是亿咖通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04

尾声

全球化竞速的赛道没有终点,唯有不断超越。

当前,博世中国凭借深厚的全球积淀与本土化融合占据主力地位、德赛西威依托国内市场的强大基本盘与智能化先发优势装车量领先、知行科技聚焦智驾领域的垂直突破,而亿咖通也借力生态伙伴并探索新兴市场路径。

不同路径下,如何寻求新增长点、如何开拓新兴市场、如何在传统出海地保障供应连续性,都是汽车Tier1出海需要考虑的重要话题。

Tier1的全球化列车已经驶离站台,前方的轨道仍在不断延伸,洞察全球需求、跨越技术认证壁垒、构建本地化能力,都将成为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中锚定未来的关键因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