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汽车工程师20年经验揭秘智能越野的未来走向

要说这越野车啊,过去那味儿,得是“老炮儿”的心头好,V6机头的咆哮,硬桥硬马的四驱,这才是真爷们的浪漫曲。

可最近深蓝汽车捣鼓出个G318,直接把身价摁到15万多,还捎带脚塞了一堆智能玩意儿,嚷嚷着要“给坦克300点颜色瞧瞧”。

这事儿,颇有嚼头。

深蓝汽车工程师20年经验揭秘智能越野的未来走向-有驾

你说,越野车就越野车,干嘛非得跟那“赛博朋克”攀亲戚?

过去玩泥巴的,哪个不是蓬头垢面,满手油污?

现在倒好,恨不得把车捯饬成个智能中枢。

这到底是开化,还是走偏了?

瞅瞅深蓝G318那份行头:空气悬架、CDC减震、魔毯系统,L2+智驾,全时四驱,双差速锁,嚯,恨不得把百万级的家当都给搬上来。

深蓝汽车工程师20年经验揭秘智能越野的未来走向-有驾

最绝的还属那个“一键找平”,直接把车变成移动营地,这让那些吭哧瘪肚扎营的老炮儿们,颜面何存?

当然,也有些老铁觉着,这不就是垒配置嘛?

越野的精髓在于开疆拓土,在于挑战极限,在于人与自然的对话。

你塞这么多电子玩意儿,那还叫越野么?

开着它,感觉像玩游戏开了金手指,乐趣在哪儿?

平心而论,这两种调调都有门道。

深蓝汽车工程师20年经验揭秘智能越野的未来走向-有驾

一方面,科技加持的确能放低越野的门槛,让更多人尝到户外的滋味。

想想看,有了智能底盘,菜鸟也能闲庭信步过烂路;有了透视底盘,再也不怵交叉轴陷车。

这对推广越野文化来说,绝对是添砖加瓦。

但话又说回来,越野的嗨点,的确也有一部分来自挑战。

如果一切都变得过于轻巧,过于舒坦,那是不是就丢了那种开天辟地的豪情壮志?

深蓝汽车工程师20年经验揭秘智能越野的未来走向-有驾

就像打游戏,难度系数太低,很快就会意兴阑珊。

说白了,这种龃龉,折射的是不同人群对“越野”的解读。

对一些人而言,越野是一种活法,是一种叩问自身的方式。

他们更看重的是过程,是那种与自然角力的酣畅淋漓。

而对另一些人而言,越野不过是一种消遣方式,一种释怀心情的途径。

他们更看重的是安逸,是省心,是能否优哉游哉抵达目的地。

深蓝汽车工程师20年经验揭秘智能越野的未来走向-有驾

从商战的视角来看,深蓝G318的问世,无疑是盯紧了后者。

它力图用更亲民的价格,更聪明的配置,招徕那些对越野跃跃欲试,但又不想过于劳神费力的消费者。

这是一种运营策略,无可厚非。

但关键在于,这种路数是否真能行得通?

那些骨灰级的越野发烧友,会不会买账?

深蓝汽车工程师20年经验揭秘智能越野的未来走向-有驾

那些仅仅想体验一下山野生活的人,又是否会甘愿为这些智能装备掏腰包?

这还真不好拿捏。

毕竟,如今车市厮杀得这么惨烈,消费者的选项也多如牛毛。

深蓝G318想要“掀翻坦克300”,恐怕没那么轻而易举。

与普遍认知相悖的是,硬派越野车的受众,其实比想象中要窄。

单从销量数据来看,坦克300固然风光一时,但真正为其埋单的,还是寥若晨星。

深蓝汽车工程师20年经验揭秘智能越野的未来走向-有驾

深蓝G318想要复刻它的辉煌,甚至青出于蓝,难度可想而知。

我辈总是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价格战”,却忽略了消费者的真实诉求。

很多人置办SUV,或许只是为了空间更大,视线更佳,偶尔蹭蹭土路。

真正愿意耗时费力去玩越野的,还是凤毛麟角。

归根结底,智能电驱能否真的颠覆传统越野的格局?

依我看,现在盖棺定论还为时过早。

但毋庸置疑的是,深蓝G318的现身,的确给越野车圈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辨。

它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了“越野”的内涵,也让我们窥见了智能科技在汽车领域的更多可能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