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开着车穿越城市车流、翻越崎岖山路,还能让全家人舒舒服服躺在车里追剧?今年春天,一辆叫做途昂 Pro 的大块头SUV在杭州西湖边完成了它的惊艳首秀。听说有位杭州爸爸开着它带全家去露营,路上遇到暴雨塌方,结果这台车硬是带着他们从泥泞山路安全脱困,就连刚会走路的小女儿都睡得安稳——这个故事正在朋友圈疯传,而主角正是今天要说的途昂 Pro。
要说途昂 Pro 最让人心动的地方,得从它那颗"会呼吸的心脏"说起。搭载的第五代EA888发动机就像个健身房里的全能选手,200kW功率配上400牛·米的扭矩,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比坐过山车还猛。但神奇的是,这家伙居然还是个"省油王",杭州到黄山全程300多公里山路,实测下来油耗才8升出头。原来里面藏着五大黑科技,那个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就像给发动机装了智能调节器,爬坡时立刻变身肌肉猛男,平路巡航又秒变斯文书生。有车主开玩笑说:"以前总觉得动力和油耗像鱼和熊掌,现在这车让我实现了海鲜自助自由"。
说到智能装备,途昂 Pro 绝对是个会读心术的伙伴。那次在杭州晚高峰堵车,我亲眼见着车主老张对着中控屏喊了句:"打开天窗、空调调低两度、导航到雷峰塔"。话音还没落,车子就利索地执行了全套指令。更绝的是语音助手突然接话:"建议您避开中河高架,当前拥堵预计节省15分钟"。原来这是双AI引擎在背后悄悄协作,一个负责深度思考路线,另一个专门理解人话里的小心思。现在老张媳妇最喜欢用这功能,边敷面膜边指挥车子放音乐、调座椅按摩,活脱脱把副驾驶变成了移动美容院。
空间这事儿,途昂 Pro 玩出了七十二变的本事。上次朋友聚会,五个大老爷们挤进车里,原本担心后排要叠罗汉,结果第三排还能跷二郎腿。更绝的是后备箱表现,上个月露营季,我们实测装下了三辆折叠自行车、全套烧烤架,还有个充气皮划艇。最夸张的是把二三排放倒后,直接把2米长的冲浪板塞了进去,现场秒变海边装备库。设计师还在座椅底下藏了秘密武器——10个按摩气垫,上次跑长途,同车的程序员小哥愣是在按摩功能加持下写了三千行代码,下车时神清气爽地说:"这比办公室的人体工学椅得劲多了"。
安全性能方面,途昂 Pro 就像个贴身保镖。有次在皖南盘山公路遇到团雾,能见度不到五米,车子的IQ.Pilot系统自动开启了"迷雾模式",前后雷达和摄像头组成立体防护网,硬是带着我们安全驶出危险区。更让人安心的是那9个安全气囊,特别是中间那个56升的"中央气囊",活像在车里撑起个保护泡泡。上次4S店做安全演示,三个壮汉站在车顶蹦跳,车身纹丝不动,看得围观群众直呼"这车壳子是钢筋铁骨吧"。
要说最惊艳的彩蛋,当属那个能破冰的门把手。去年冬天哈尔滨零下35度的极寒测试里,工作人员往门把手浇了桶水,眼看着冻成冰坨子。结果轻轻一按,门把手"咔"地破冰弹出,围观的老司机们当场鼓掌——原来里面藏着200牛顿的破冰力道,相当于单手举起20公斤大米的力量。这个设计不仅酷炫,关键时刻还能救命,有次车辆落水后正是这个功能让救援人员快速打开了车门。
开着途昂 Pro 上路,总有种"天下任我行"的底气。上个月有群越野爱好者开着它穿越乌兰布统草原,在炮弹坑路面如履平地;转头又在上海陆家嘴的摩天楼群里灵活穿梭,5米多的车身居然能轻松钻进立体车库。有位车主说得实在:"以前觉得车要么适合城市,要么适合越野,这车倒好,直接打通了任督二脉"。难怪最近在川藏线上,挂着江浙沪牌照的途昂 Pro 越来越多,后车窗上还贴着"此生必驾318"的标语,活脱脱移动的风景线。
从西湖烟雨到黄山云海,从冰封北国到热带海岛,途昂 Pro 正在重新定义什么叫做"全能座驾"。它不像那些只会在展厅里摆造型的"花瓶",而是实打实能带着家人看遍山河的可靠伙伴。正如那位带着女儿完成环中国旅行的妈妈说:"有了这辆车,远方不再是地图上的标记,而是方向盘转动的方向"。或许,这就是途昂 Pro 想要传达的信念——心之所向,就算天涯海角,也能从容抵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