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这玩意儿,现如今是着实让人挠头。
你说它倡导绿色出行吧,退役电池的处理也是个烫手山芋。
你说它经济划算吧,那嗖嗖上涨的保费,简直比火箭发射还带劲。
原以为电车保费居高不下,是由于吃瓜群众普遍认为电车事故率高,动辄上演“火云邪神”或者直接报废谢幕,毕竟坊间传闻屡见不鲜。
但后来我咂摸出点儿味儿来,事情似乎并非如此简单。
眼下,哪个电车车主没被那保费搞得焦头烂额?
一年更比一年贵,弄得大家但凡有点小磕小碰都捂得严严实实,生怕报了保险。
能自行消化就尽量消化,毕竟为了蝇头小利的维修费,来年保费直接翻个跟头,那可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大家宁肯等到山穷水尽,非报不可的时候,才想起启用那张薄薄的保单。
更让人叫苦不迭的是,电车修起来,那费用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区区一个蹭漆,动辄千八百块。
你以为捡了个大便宜,结果发现是签了份“卖身契”。
这话说得略显刻薄,但你细品,还真是那个理儿。
何出此言?
盖因当下不少电车,倘若你不在官方售后点“回血”,去外面的“野路子”修理厂,哪怕只是紧了颗螺丝钉,都会被云端系统“秋后算账”。
一旦被侦测到,车企便有权褫夺你的终身质保等等权益。
那试问,谁还敢造次,擅自去坊间修理店“开刀问斩”?
官方售后呢?
那价格嘛,自然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是以,很多人,除非事态紧急,不得不动用保险,否则芝麻绿豆的小问题能将就就将就了。
另一个令人头疼的症结在于,电车这金贵的身子骨,一旦遭遇“亲密接触”,里面的智能模块很容易“宕机”。
这玩意儿捣鼓起来,可不是小打小闹,维修费用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所以,电车出险的概率,可能仅仅比油车稍高一筹,但维修的概率,那绝对是鹤立鸡群,遥遥领先。
还有个事儿,诸位或许没放在心上。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空前,一辆身价30万的座驾,补贴后或许只需20万便可收入囊中。
然而,保险费用却是按照原价来厘定的。
换言之,如果你不幸报废,保险公司赔付的金额,可能比你当初真金白银掏的还多。
这……是不是有点耐人寻味?
当然,保险公司也不是慈善家,他们定然会考量到这些变量,将风险系数纳入考量。
但关键在于,这笔风险最终还是转嫁到了咱们消费者身上,由咱们来埋单。
聊到这儿,想起一个段子。
有个开燃油车的朋友戏谑道,他现在停车专挑电车旁边,就盼着哪天电车自燃,殃及池鱼,把他的车也一并捎带走,这样他也能喜提一辆新车了。
这话听着着实滑稽,但也折射出部分群体对电车,或者说对电车保费现状的些许不满。
新能源车险价格高昂,这早已不是新鲜事儿。
这背后,既有技术层面的羁绊,譬如电车维修成本居高不下,亦有市场层面的博弈,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定价策略。
但无论如何,最终为这些成本买单的,还是咱们这些普罗大众。
是以,问题来了,这般保费定价,当真合理吗?
当我们一味地将矛头指向电车技术尚不成熟,维修费用高企时,是否忽略了潜藏在水面之下的行业标准和服务体系的缺失?
仅此一点,便足以窥见问题的冰山一角。
或许,我们需要一套更为透明、更趋于合理的定价机制,而非让消费者为整个行业的“试错”进程充当冤大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