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销售团队正遭遇艰难时刻,背指标比卖车难得多

蔚来销售团队正遭遇艰难时刻,背指标比卖车难得多

这阵子蔚来的一线销售日子可真不好过。不是说车卖不动,而是指标压得人喘不过气——行业利润都薄成一张纸了,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对手降价却一个比一个狠,这时候还要扛那么重的销售任务,简直就像让人顶着台风跑步。

蔚来销售团队正遭遇艰难时刻,背指标比卖车难得多-有驾

数据显示,眼下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不到4%,比许多传统制造业还低。卖车已经不赚钱了,更像是在“冲量保市场”。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报告,超过70%的经销商每卖出一辆车,实际是亏钱的。但指标挂在那里,三个月要完成15万辆的销售目标,这意味着销售团队每人每天睁开眼就是数字、指标、成交率。

你说电池成本?碳酸锂的价格虽然从峰值跌了不少,可还是处在高位。另一边,特斯拉、小鹏、理想都在搞促销,有的车型直接降四五万,消费者比来比去,价格就成了最关键的那根稻草。

而蔚来还要维持高端的品牌定位,不能盲目跟降,这就让销售站在了火线上。一边是公司要保毛利,一边是消费者要优惠,指标却一点没减轻。很多销售加班加点见客户、跑活动,结果月底一算,可能只是白忙活一场。

你可能会问,既然不赚钱,车企为什么还要拼命卖?其实背后是市场份额与资本信心的博弈。尤其是新势力品牌,销量一旦下滑,股价、融资、供应链话语权全都会受影响。所以哪怕亏着卖,也要把数据做上去。

但这种“冲量”模式能持续多久?经销商库存指数连续多月逼近警戒线,资金周转压力大,许多4S店已经选择转店或闭店。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提到,现阶段车企必须从“追求销量”转向“经营质量”,否则谁都扛不住。

蔚来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李斌在近期财报会上就坦言,公司正持续推进效率优化与成本控制,第二代技术平台车型的毛利率也已经转正。可这需要时间,而一线的销售人员,正成为这场转型中最直接的承压者。

说白了,这不是蔚来一家的难题,而是整个行业的困境。价格战没有赢家,只会让每家车企都跑得更累。当下也许比的不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能熬得久。

真正的问题或许在于:当行业内卷到无利可图,牺牲服务与体验去拼价格,最终伤害的会是谁?也许是我们每一个消费者。

资料来源备注:本文部分数据引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CADA)月度报告、乘联会(CPCA)公开数据分析及蔚来公开财报会议内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