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炼气到嗑药:国产增程车是如何走上“玄学”歪路的?

最近的车圈,突出一个不务正业,尤其是在增程这个赛道上,大家好像都悟了,但又没完全悟。

怎么讲?

就是车企们不装了,摊牌了,上演了一出大型行为艺术,叫《只要我电池够大,你们就发现不了我增程器拉胯》。

2021年的时候,增程车的纯电续航还是150公里左右,大家买个菜接个娃,觉得挺香。现在倒好,2025年的新车,纯电续航直接奔着400公里去了,电池包动不动就60度电,明年据说还有80度的。80度电什么概念?很多纯电车的电池也就这么大。这已经不是增程车了,这是在造一台背着汽油发电机的纯电爹。

从炼气到嗑药:国产增程车是如何走上“玄学”歪路的?-有驾

车企们说,这是用户的需求。

是是是,用户想要更长的纯电续航,想省钱,不想听增程器启动时那拖拉机一样的噪音,这没毛病。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应该去优化那个增程器,让它安静点、猛一点、效率高一点吗?

现在的路数是,直接把问题给你变没了。

这就好比你觉得你们家厕所有点味儿,正常人的思路是通通风,点个香薰,或者干脆把马桶给换了。但现在车企的思路是,直接在你们家客厅再盖一个厕所,一个不行就盖两个。只要新厕所够多够大,你就想不起来原来那个有味儿的了。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解决不了发动机的NVH和馈电动力衰减,那我就给你一个巨大无比的电池,让你一年都遇不到几次馈电。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这些大电池增程,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这种操作,简直是典中典。

他们把增程车,硬生生逼成了一场修仙比赛。以前大家比的是谁的增程器热效率高,谁的油电转化做得好,这是正经的炼气筑基。现在不比了,直接开始嗑药,嗯堆电池,谁的电池大,谁的“修为”就高。这不叫技术,这叫氪金。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种趋势是有点懵的。

从炼气到嗑药:国产增程车是如何走上“玄学”歪路的?-有驾

因为我真的算过这笔账。一块60度电的电池包,比50度的,成本至少贵出去小一万。这钱最后谁出?当然是你。你为了省下一年可能也就几千块的油钱,先在买车的时候多花一万,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对劲。这简直是把智商税刻在了脑门上!

更操蛋的是物理。

车重每增加100公斤,电耗就要上升5%-8%。你以为你背着一块大电池是续航的保证?不,你背着的是一块几百公斤重的“铁疙瘩”,一个巨大的debuff。

从炼气到嗑药:国产增程车是如何走上“玄学”歪路的?-有驾

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为了追求极致防御,穿上了三层金钟罩铁布衫。结果呢?防是防住了,但自己重得跳都跳不起来,随便一个小喽啰都能用轻功遛他。

市面上已经有例子了,某款著名的增被子增程SUV,电池从40度升级到56度,车重暴增142公斤,结果市区馈电油耗从6.2L直接飙到7.8L。这叫什么?这叫自爆。你为了省那点电费,换来了一个油老虎,从一个文静少女变成了加油站关系户。这操作,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从炼气到嗑药:国产增程车是如何走上“玄学”歪路的?-有驾

说真的,我每次看到车重超过2.5吨的SUV,都在想这玩意儿过个减速带是不是像在经历一场小型地震。我家的猫肯定不喜欢。

所以,大电池增程的馈电油耗高,是物理规律吗?不是,是车企的一种信仰。一种“只要我电池大,物理学就追不上我”的玄学信仰。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有点像个怨妇,对着车企的PPT疯狂吐槽。但讲真,这事儿它就是这么个糙理。

他们还在偷换一个概念,就是安全。

从炼气到嗑药:国产增程车是如何走上“玄学”歪路的?-有驾

电池小的时候,底盘有大把的空间去布置防撞梁,去做溃缩区。现在电池恨不得铺满整个底盘,你告诉我怎么防?底部稍微来个磕碰,那就是一场火锅盛宴。纯电车起火70%都是底部撞击引起的,你以为增程车背个大电池就能免疫了?你这是在给自己的车底装了个任意门,直通火葬场。

还有那个动力匹配。大电池配个小功率增程器,你上了高速试试?电量刷刷往下掉,增程器一边嗷嗷叫一边充电,发现根本充不回来,然后“恭喜您,触发跛行模式”,动力一刀砍废。那一刻,你开的不是车,是寂寞。

所以说了半天,大电池增程到底在图啥?

它图的就是一件事:掩盖自己核心技术的无能。

因为提升增程器的能量效率,太难了。提升车辆在馈电工况下的动力和静谧性,太难了。这考验的是车企在内燃机和三电系统上的真功夫,是硬骨头。

那什么简单?加大加大加大。

堆电池多简单啊,找宁德时代或者比亚迪,下单就行了。技术不够,电池来凑。续航不够,电池来凑。NVH不行,电池来凑。这就像一个学渣,考试前不去复习,反而去求神拜佛,指望靠运气及格。

但能过,就是能过。

这就是最骚的地方。市场还就吃这一套。因为大部分消费者,真的只看那个纯电续航的数字。400公里就是比200公里牛逼,这是一种朴素的价值观。

从炼气到嗑药:国产增程车是如何走上“玄学”歪路的?-有驾

这让我想起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在特斯拉吗?在英伟达吗?都不是,在中国的老头乐。只要你把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给征服了,你才算真的牛逼。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增程车也是一个道理,真正的牛逼,不是纯电续航有多长,而是馈电的时候,你是不是还像一条龙。

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这是现在很多大电池增程车的真实写照。

当增程车开始修仙,把电池这个丹药嗯堆到80度甚至100度的时候,一个终极的哲学问题就诞生了:

我为什么不直接买纯电?

我花大价钱背着一个一年用不了几次的小型汽油发电机,是为了cosplay一个每年都要体检的中年人吗?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