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进入深水区,别克至境L7和小鹏P7怎么选?预算20万左右,到底买谁?

就在10月10号,小鹏汽车再次迎来人事地震,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离职加入英伟达后不到两个月,智驾团队再次换帅。这已经是小鹏今年第二次高层人事变动了。

而就在同一周,别克至境L7刚刚完成上市交付,这款定位中大型轿车的增程车型,售价16.99-21.59万元,搭载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和高通8775芯片,被称为"新时代B级车开创者"。

更有意思的是,小鹏在8月底刚刚发布了全新P7,定位未来AI豪华轿跑,售价21.98-30.18万元,和别克至境L7几乎是同期竞争对手。一个是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之作,一个是造车新势力的旗舰轿车,这场正面交锋才刚刚开始。

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整个智能车市场格局的剧变,传统车企不再保守观望,造车新势力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谁能笑到最后?

咱们接着往下看。

智驾进入深水区,别克至境L7和小鹏P7怎么选?预算20万左右,到底买谁?-有驾

智能驾驶赛道进入深水区

说到智能驾驶,2025年已经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用"的问题了。

小鹏P7搭载的XNGP智驾系统已经更新了30多个版本,能够实现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这套系统在复杂城市路况的适应能力确实不错,比如重庆的立交桥,成都的宽窄巷子,都能比较流畅地通过。

而别克至境L7选择的是和Momenta合作,用的是飞轮大模型。Momenta在自动驾驶领域深耕多年,技术积累扎实,这次合作也让别克在智驾领域有了更强的底气。

两种路径其实代表了行业的两个方向,小鹏是自研路线,从硬件到软件全栈自研,迭代速度快但投入大。别克是合作路线,整合优质资源快速落地,成本可控但灵活性相对弱一些。

从用户体验看,目前智驾系统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上的表现都不错了,差距主要体现在复杂路况的处理上。比如突然窜出的外卖车,违章停放的车辆,这些"中国特色"的场景,就很考验系统的应变能力。

小鹏靠着海量的数据积累,已经收集了超过5亿公里的真实驾驶场景,AI模型学会了各种非常规操作。别克虽然起步晚,但背靠通用汽车的全球资源,加上Momenta的技术支持,后发优势也很明显。

智驾进入深水区,别克至境L7和小鹏P7怎么选?预算20万左右,到底买谁?-有驾

充电续航焦虑还在不在?

充电焦虑一直是电动车用户最关心的问题。这方面,小鹏和别克走的路子完全不同。

小鹏走的是纯电路线,新P7提供702公里和820公里两个续航版本,搭配S5液冷超快充技术。小鹏目前在全国有超过2000个充电站点,覆盖420多个城市,充电网络相对完善。

别克至境L7选择的是增程路线,搭载1.5T增程动力系统。这个路线的好处是没有续航焦虑,纯电续航用完了还能用油,适合没有固定充电条件的用户。

说实话,这两种路线都有各自的使用场景。如果你家里或者公司有固定充电桩,纯电车型的使用成本会更低,一年能省不少油钱。如果你经常跑长途,或者充电不方便,增程车型会更省心。

从市场趋势看,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型的销量增长很快。今年前三季度,插混和增程车型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纯电车型,说明消费者更务实了,不再盲目追求纯电,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价格战还要打多久?

说到价格,这才是最扎心的话题。

别克至境L7起售价16.99万,小鹏P7起售价21.98万,都在20万级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区间。而且两家都拿出了不少优惠权益,别克有限时权益价,小鹏有老用户复购补贴,实际成交价可能还会更低。

这背后反映的是整个行业的价格压力。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40%,市场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价格战成了常态。

对消费者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以前30万才能买到的配置,现在20万就能拿下。但对车企来说,压力山大,小鹏2024年全年亏损超过50亿,虽然账上还有约200亿现金,但投资人的耐心也在变少。

传统车企的优势在于现金流稳定,研发投入可以慢慢磨。别克背靠通用汽车,在供应链和成本控制上有天然优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同等配置。

新势力的优势在于品牌调性和用户运营,小鹏的车主黏性很高,社区活跃度也不错,这种软实力是传统车企短期内难以复制的。

智驾进入深水区,别克至境L7和小鹏P7怎么选?预算20万左右,到底买谁?-有驾

说了这么多,到底谁能赢?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太对。汽车市场不是零和游戏,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各有各的生存空间。

别克至境L7瞄准的是务实的家庭用户,他们看重品牌、售后和性价比,不太在意是不是最前沿的技术,只要好用就行。

小鹏P7瞄准的是科技爱好者,他们愿意为新技术买单,喜欢尝鲜,对智能化体验有更高要求。

两个品牌的用户画像其实有挺大差异,市场足够大,完全可以共存。

从长远看,未来的汽车市场会形成"多强并立"的格局。传统车企完成转型,造车新势力站稳脚跟,大家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用户群。竞争会倒逼行业提升,消费者会拿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这才是汽车工业该有的样子,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花齐放。

智驾进入深水区,别克至境L7和小鹏P7怎么选?预算20万左右,到底买谁?-有驾

普通消费者该怎么选?预算20万左右,到底买谁?

这个得看具体需求。

如果看重品牌和售后,别克至境L7是首选,别克在全国有3000多家4S店,售后方便,而且增程路线没有续航焦虑,适合没有固定充电条件的用户。

如果追求智驾体验和科技感,小鹏P7更合适,XNGP智驾系统在行业内确实是第一梯队,而且小鹏的车机系统和OTA升级能力都很强,常用常新。

如果家里有充电桩,更在意使用成本,纯电车型会更划算,一年能省好几千块油钱或者电费。

如果经常跑长途,或者充电不方便,增程车型会更省心,不用担心半路没电。

说到底,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适合的车。

智驾进入深水区,别克至境L7和小鹏P7怎么选?预算20万左右,到底买谁?-有驾

结语

2025年10月的这些动态,给所有人提了个醒,智能车的竞争已经进入深水区。

技术不再是唯一的门槛,用户体验、价格、服务、生态,每个环节都很关键。谁能在这些维度上找到平衡点,谁就能笑到最后。

别克用传统车企的稳健加上新能源的创新,撕开了一个口子。小鹏用技术积累和用户运营,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两种打法,两种路径,都有各自的道理。

对消费者来说,选择更多了,价格更香了,体验更好了。

至于谁赢谁输,咱就搬好小板凳,等着看这场智能车大战的续集吧。

而且从行业角度看,竞争是好事,会推动整个产业链往前走。电池技术会更好,充电会更快,智驾会更稳,这些进步最终都会惠及消费者。

未来可能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会形成多强并立的格局。别克代表传统车企的转型,小鹏代表新势力的坚守,还有华为、百度这些跨界玩家不断入局。

三股力量互相制衡、互相学习,推动整个行业往前走。

这才是汽车工业该有的样子,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同进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