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规出台后,高速开到144也没事了?别被误导了

当2022年4月起的新交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落地实施,网络上瞬间掀起了一场热议。不少人误以为高速公路上可以放心驰骋至144公里每小时而不必担忧,有的甚至以为这是国家鼓励我们加速的标志。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新交规出台后,高速开到144也没事了?别被误导了-有驾

误区一:超速到144公里/小时就“合法”了?

新交规引进了一系列关于超速处罚的细化条款。确实,对于限速120公里每小时的高速公路,如果车速在120-144公里每小时之间(即超速20%以下),你不会因此被扣分。但这是否意味着国家在默许甚至鼓励这种行为?答案是坚决否定的。

超速仍是超速,意味着违反了交通规定。超速行为往往还伴随着罚款,并会在你的违章记录上留下一笔。别以为只要不扣分,就可以任意超速,那只会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

新交规出台后,高速开到144也没事了?别被误导了-有驾

误区二:开快车更安全?

超速行为所带来的不只是法律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安全隐患。车辆的制动距离、操控性都会受到超速的影响,加大发生事故的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每年全球有约14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超速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2020年,超速造成的死亡事故占比高达17.8%。想想看,一旦在高速上发生事故,由于速度快、车距近、车流量大,后果往往是惨不忍睹。

新交规出台后,高速开到144也没事了?别被误导了-有驾

而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超速已是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三大主因之一。当你在高速公路上超速,你不仅仅是在冒自己的风险,还可能危及到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当超速成为一种普遍行为,高速公路上的事故率也会随之攀升。

误区三:超速无伤大雅,这真的是社会责任感吗?

超速并不只是违法和危险,它更是一个与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背道而驰的行为。在高速公路上,每一位驾驶员都承担着一个保障自己和他人安全的重任。

新交规出台后,高速开到144也没事了?别被误导了-有驾

当你选择超速,你不仅仅是在违反交通规定,更是在对其他司机表示不尊重,甚至可能因此造成无辜者的伤害。这种对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挑衅,最终只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交通环境恶化。

结语:

安全驾驶,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每一次驾驶,都是一次与生命的约定。新交规的出台,旨在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安全的道路环境,而不是给予我们任意妄为的权力。希望每一个驾驶员,都能深刻反思自己的驾驶习惯,真正做到文明驾驶,安全行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