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个月前春节走亲戚的时候,我堂哥刚提了一辆一汽丰田的 bZ5,开到村里聚会。你知道农村人,见了新车总免不了“围观审车”。那天堂哥一下车,还没坐稳,几个村里的年轻人就一边围着车转圈,一边嚷嚷着,“哟,这车是锤头鲨造型吧?可厉害大厂就是不一样。”我当时听了光笑,这“锤头鲨”三个字,他八成是从哪段介绍里背下来的。
不过这 bZ5 的线条设计确实挺洋气,溜背的尾部造型在一众村路上的车里显得特别扎眼。太阳西下时,光线照在那全景天幕上,车内亮堂堂的,就像一间移动的阳光房。那天堂哥带着我们兜了一圈,顺带还用车里的 JBL 音响放他女儿唱的儿童歌曲。我侄女那个小嗓子被音响衬得特别清澈,就像放在城市音乐厅里听一样,咱这些“老耳朵”居然还真觉得好听。
其实大家围着车除了图个新鲜,最关心的还是日子打得结实的事儿——好不好用,安不安全。一圈下来,我发现这车外观风光归风光,但真正“吸粉”的还是它的安全和智能配置。堂哥聊起车里的 T-Pilot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整个人都带劲儿了。他说前阵子带家里亲戚回老家,村路上路况乱,有的时候小孩在路边追个球都可能窜上马路,吓得他平时开车神经紧张。结果这次换了 bZ5,他说好几次系统帮忙检测了周围环境,不仅提了个醒,还自动减了速。说实话,这就挺让人安心的。
我还记得当时他一边讲,一边比划着给我们看车里那 15.6 英寸的大屏幕,他摸着屏幕说,“这个屏幕除了靓,还有内涵,啥功能都有。导航语音可以直接对话,我这人笨手笨脚的,以前在车里调空调或者切换音乐老出错,现在跟它说话就成,方便得很!”旁边有个叔叔笑话他,“这么先进的车,万一电池咋办,会不会起火呀?”堂哥当时笑了一下,跟我们科普了一通 bZ5 的电池安全设计。简单说,这车的电池有五重防护,不仅在用料和制造过程中就严格筛选,而且还能实时监测温度、电压啥的,发现异常会主动“干预”。连散热设计都特别“讲究”,高温天他也不怕了。
车安全性强不仅体现在电池上。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堂哥特意提到的全系标配 9 安全气囊。他跟我说,他前阵子开车顺带一个邻村大爷去医院,本来村路上的人车混杂已经够紧张了,结果半路有辆电动车突然窜出来差点撞上。虽然最后没事,但堂哥告诉大爷,“有 9 气囊护着,我也多少踏实些。”后来这事传回村里,还有人开玩笑说,连大爷都坐出了“头等舱”的感觉。
在智能化上我倒挺佩服堂哥,用了没几个月他就把些功能耍得挺溜。手势控制、语音指令、触控操作,他都能捣鼓得清清楚楚。他说,刚开始学的时候有次忘了怎么操作,还特地刷了车机系统里的教程,“你别看我四十好几,学新东西还挺快。”我们都乐了,但说实话,这些智能交互确实对不少农村用户来说挺新鲜,初学成本却不高,算很接地气的设计。
咱不能不提那续航。堂哥买的是 13 万级的长续航版本,据他的说法,一次满电基本能跑个 550 公里,不比燃油车差。“关键是,我这电车开着不仅省油钱,还省维修烦恼。”堂哥边说边感慨,“在村里开这个,充电也不愁,家里修了个充电桩,电费也算便宜。”他打个比方,上次他跑了趟远路回家,全程才用了三分之一电。村里的几个老哥们听了直点头,“这么算下来,值!”
讲真,bZ5 让我这样的汽修外行人不太容易挑出毛病,但就算堂哥新车开得再美滋滋,咱做人还是要务实。村道不是大都市,电车发展也才刚起步。我觉得无论是各大品牌还是想入新能源的用户,都应该多关注背后还有哪些可改进的地方。像堂哥说的,科技进了农村,光有“好看好用”还不够,“靠得住,接地气,真护身才是咱们农村人买车的盼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