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最疯狂的“行为艺术”:造一台18缸的怪物,只为掀翻豪华车

1999年,日内瓦车展,当大多数人还在担心千年虫会不会让世界重启的时候,大众集团用一台车告诉世界,重启的不是电脑,而是他们对“有钱任性”这四个字的理解。这台车,就是布加迪EB218。

讲真,这事儿从一开始就透着一股子不务正业的邪气。大众,一个靠甲壳虫和高尔夫起家的品牌,一个把“人民的汽车”刻在基因里的浓眉大眼的家伙,突然有一天收购了布加迪这种上古神兽,然后干的第一件事不是琢磨怎么卖车赚钱,而是开始捣鼓一台拥有18个缸的四门轿车。

就问你怕不怕?这不是造车,这是在搞行为艺术。是对物理学、市场学和所有正常人商业逻辑的公开宣战。

这台EB218的核心,那个所谓的W18发动机,简直是汽车工业史上的一朵奇葩。你得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大众的工程师们围坐在一起,老大说,我们要复兴布加迪,得整个牛逼的发动机。A工程师说,V8太普通。B工程师说,V12虽然尊贵,但法拉利兰博基尼都在玩。这时候,一个刚看完修仙小说的实习生弱弱地举手说,要不,我们试试W18?

大众最疯狂的“行为艺术”:造一台18缸的怪物,只为掀翻豪华车-有驾

三组六缸,互成60度夹角。这不是发动机,这是在炼丹,试图用最离谱的机械结构,去冲击汽车工业的飞升之境。563马力,649牛·米,在那个年代,这数据就是天劫。这种把三个直列六缸发动机强行绑在一起的操作,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然后给大众的工程师递根烟,说一句“你们地球人,真会玩儿”。这已经不是技术崇拜了,这是技术上的民粹主义,用最不讲理的堆砌,去实现一个最暴力美学的结果。

然后,更离谱的来了。他们把这个玄幻小说里才有的炼丹炉,塞进了一台四门轿车的壳子里。一台车长接近5米4,轴距3米的四门轿车。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真的无法理解这种产品的逻辑。谁会买?一个中东的石油爹,想用300公里的时速送四个孩子去上学?还是华尔街的金融巨子,在后排跟下属开电话会的时候,顺便体验一下什么叫灵魂被甩出肉体的感觉?讲真,这5米4的车长,比现在一堆MPV都长,我当年开我爹的皇冠,倒个车都费劲,开这个玩意儿,我估计得请个塔台指挥。

这台车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实用性”这三个字的终极侮辱。它唯一的“实用”,就是向全世界证明,大众集团不装了,摊牌了,我有钱,我就是要整这种花里胡哨的。

这就引出了那个终极问题:汽车的本质是什么?是工具吗?是是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但对某些品牌和某些人来说,它不是。它是一种信仰,一种玄学。就像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画的那个饼,布加迪EB218这种东西,它存在的意义,就不是为了开,而是为了“存在”本身。

大众最疯狂的“行为艺术”:造一台18缸的怪物,只为掀翻豪华车-有驾

它的存在,就是在构建一种全新的品牌叙事。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当别人还在存量市场里为了一点点市场份额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大众直接把布加迪拉到了另一个维度,一个不讲性价比、不讲实用性、只讲“老子就是牛逼”的维度。最好的手段不是抢蛋糕,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然后在废墟上开一场只有自己能参加的派对。

大众最疯狂的“行为艺术”:造一台18缸的怪物,只为掀翻豪华车-有驾

这台车,就是那场派对的请柬。

当然,我们后来都知道了,这个W18的炼丹炉,最后还是没能飞升成功。可能是散热问题堪比渡劫,也可能是稳定性问题直接让工程师心态爆了。总之,它就是一个大型的付费内测项目。后来量产的布加迪威龙,用的是一个“稍微”正常一点的W16发动机,缸是少了两个,但多了四个涡轮增压器。属于是修仙走火入魔之后,改信科学,直接上外挂了。

但你能说EB218失败了吗?从商业上看,它一分钱没卖出去,是个彻底的失败品。但从精神图腾的角度看,它比后来卖出去的所有威龙和Chiron加起来都重要。为什么?

大众最疯狂的“行为艺术”:造一台18缸的怪物,只为掀翻豪华车-有驾

因为它足够疯,足够不讲道理,足够行为艺术。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像在解读一本玄幻小说的设定集,而不是在聊一台车。但没办法,布加迪这牌子,本身就是玄学。它证明了一个道理,当一个东西贵到一定程度,它的物理属性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的故事,它的精神内核,它的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癫狂。这玩意儿就离谱!

所以,EB218这台从未量产的PPT神车,恰恰是布加迪复兴路上最关键的一步。它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炸出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让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牌子,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绝不会平庸地活着。它颠覆了所有人对“豪华”的想象,它告诉世界,真正的顶级奢侈,不是实用,不是舒适,而是一种毫无意义的、但又极其壮丽的浪费。

这,就是人类文明之光。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