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实施!蹬不动、跑不远的国际车马上告别

电动车新规来了! 2025年9月1日起,工信部发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版本将正式实施。这次修订,可谓是自2019年“新国标”发布以来大规模的一次,涉及约200项核心技术标准的完善,可谓诚意满满。

重磅的改变之一,就是取消了强制安装脚蹬! 长期以来,电动车上的脚蹬子一直被用户吐槽为“鸡肋设计”——上坡蹬不动,平路容易刮裤脚,雨天还滑得危险,维修率也高。这次新规终于回应了广大用户的心声,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安装脚蹬,脚蹬与否也不再是判断整车合规的标准。

新规实施!蹬不动、跑不远的国际车马上告别-有驾

此外,新规还对电动自行车的整车重量做出了调整。 铅酸电池车型的上限从55公斤提升到63公斤,为大容量电池的安装留出更多空间,理论上续航里程能够提升10至20公里。不过,塑料部件的重量被限定在3.5公斤以内,这意味着厂商要淘汰价格低廉的再生塑料,转而采用更加结实的合金材料,可能会让部分车型增重。综合来看,续航的提升幅度或许有限,但用车体验有望得到改善。

新规实施!蹬不动、跑不远的国际车马上告别-有驾

然而,25km/h的速度上限依旧未变,成为修订中争议大的条款。 现实中,这一低限速催生了庞大的地下拆限速市场。数据显示,某地行业协会调查中,超过一半的车主承认自行解除过限速,而很多商家甚至能在几分钟内轻松破解。尽管相关部门如今加大了对非法改装与超速的打击力度,但业内普遍认为,仅靠执法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如果标准严重脱离大众需求,反而容易助长违规风气。

新规实施!蹬不动、跑不远的国际车马上告别-有驾

关于限速问题的争论不断。 有人主张上调电动自行车的合法速度标准,也有人建议开放电轻摩(电动轻便摩托车)上路。后者高速度50公里每小时、续航更强,实际上更符合大部分市民通勤和生活出行需求。很多车主支持这一思路,认为把电轻摩和摩托车等同管理并不合理。尤其是在众多城市仍然执行“禁限摩”的背景下,适当放开电轻摩上路、合法上牌,能够给群众带来更多选择。

新规实施!蹬不动、跑不远的国际车马上告别-有驾

总之,随着新版国标的实施,脚蹬及续航等痛点问题正逐步缓解,而关于25公里每小时限速的讨论还远未结束。 既然短时间内标准难以调整,那么通过开放电轻摩,让老百姓拥有更多合法、安全、便捷的出行工具,无疑是当前值得考虑的现实路径。

除了以上几点,新规还带来了其他一些变化:

防火性能飞跃: 全车塑料占比限制至5.5%以下,非金属材料需通过30秒明火燃烧测试。

制动系统革新: 湿滑路面制动距离缩短50%,双闸制动仅需5米(旧规9米)。

新规实施!蹬不动、跑不远的国际车马上告别-有驾

动态监测上线: 强制安装北斗定位+电池状态监测系统,异常情况实时报警。

新规的实施,将推动电动车产业从“速度扩张”向“质量深耕”转型,让老百姓的“小电驴”更智能、更耐用、更贴心!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