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市场最近掀起 “清仓风暴”—— 雅迪在多平台下架所有电动自行车,九号也同步撤下 F2z、MzMAX 等热门车型。这场调整并非偶然,而是 2025 年 9 月 1 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实施前的必然动作,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上海九号经销商透露,全国工厂已停产旧款车型,线下门店全力清库存。雅迪店主解释,9 月旧国标车停产后,门店仅有 3 个月过渡期,12 月 1 日起将全面禁售非国标车辆。这意味着,消费者抢购高性价比旧款的时间只剩不到 5 个月。
新国标被称为 “史上最严”:车身塑料件重量不得超整车 5.5%,非金属材料阻燃性能大幅提升,铅酸电池版整车重量上限从 55 公斤放宽至 63 公斤。最受关注的是,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用电动车需强制安装北斗定位,实现轨迹实时监控,这将直接影响快递、外卖行业,虽初期成本增加数百元,但长期可降低车辆被盗风险。
为加速去库存,品牌开启促销模式:雅迪冠能 Q50 豪华版直降 400 元,九号 N70C 标准款跌破 3800 元,东莞等地更有政府 + 企业双重补贴,最高省 1300 元。这背后是行业压力:雅迪 2024 年销量同比降 21%,九号虽靠智能化增长,仍需为新品腾位。
新旧车型差价正缩小。以九号 MMAX110P 为例,旧款清仓价 6999 元,新国标升级款仅贵 300 元,却新增北斗定位和阻燃车身,让消费者陷入 “低价旧款” 与 “安全新款” 的纠结。
新国标带来的不仅是外观调整,更是技术革新。北斗定位的强制安装改变了安全逻辑,可实时预警超速、偏离路线等异常。普通家用车虽可自主选择是否装北斗,但未来或成保险理赔、防盗追踪的重要依据。
新国标首次明确电动车建议使用年限并标注于铭牌,倒逼消费者定期换车。专家提醒,购车需查看 CCC 认证和新国标标识,避免 “伪合规” 产品。
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追求性价比:可趁过渡期抢旧款,雅迪 G25-D 等车型价破 3000 元,铅酸电池版续航比新款多 10-15 公里,但需注意未来可能面临配件短缺。
注重安全:优先选新国标车型,九号 “国标电自” 系列融合北斗定位,雅迪冠能系列塑料件占比 5.2%,均优于标准。
物流从业者:需提前规划更新,加装北斗模块虽增加成本,但车辆被盗找回率可提升至 90% 以上。
新国标正重塑行业格局。雅迪、九号等头部品牌凭技术储备快速转型,中小厂商因研发成本高或被淘汰,2024 年已有 32 家企业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
对消费者而言,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旧款清仓期是低价购车窗口,新款智能化升级则带来更安全便捷的体验。正如分析师所言:“电动车正从‘代步工具’进化为‘智能出行终端’,新国标就是这场进化的催化剂。”
距离新国标实施不到 14 个月,无论捡漏旧款还是等待新款,密切关注政策动态都是关键。毕竟,合规又智能的电动车,才是未来出行的正确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