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看上一款复古铁壳踏板,一问价三万多,瞬间把钱包捂得更紧了?
市面上那些光溜溜的铁壳羊,好像故意跟普通人保持距离。Vespa之类的老牌,随便一辆就要三万往上,不是说它们不好,就是这价格,让多少想圆复古梦的人望而却步。更让人无奈的是,铁壳踏板这东西,工艺确实复杂,成本下不来,结果就是变成小众玩家的专属。
就在大家以为铁壳羊永远是"高端玩具"时,凯威突然喊出"铁壳新秩序"。这话听着挺硬气,但人家不是光喊口号。一边推出C150Iron当铁壳旗舰,一边放出C150Mate走性价比路线,这左右开弓的架势,明显是想把铁壳踏板的门槛拉下来。
车架用的QSTE380TM热成型钢,听着绕口但厉害——抗拉强度590MPa,简单说就是比传统车架结实一倍。覆盖件用的DC06超深冲钢材,强度够但有个小缺点,防刮擦差点意思,不过想想这价格,也能接受。
动力方面,150cc水冷四气门引擎,11.6kW功率加14.7N・m扭矩,跟本田PCX160比也不怵。最让人惊喜的是Pro版,居然装了电子油门,这在国产150踏板里还是头一份。捏油门时那种细腻的反馈,跟以前骑机械油门的车完全是两种感觉。全段可调的铝合金多连杆减震,过减速带时能明显感觉到滤震更柔和。
安全配置更是下了血本,双通道ABS加可关闭TCS,还有胎压监测,这些在三万级别的车上都未必配齐。Pro版带的行车记录仪,按一下就能抓拍,以后跑山看到好风景,不用停车就能存下来,骑友群里分享起来多方便。
再看C150Mate,这才是真正走量的选手。厂家说搞了十大升级,其实都是冲着实用来的。
座高降了20毫米,坐垫前面收窄15%,小个子女生也能轻松脚掌落地。但别以为降了座高就牺牲储物空间,座桶照样能放下17升东西,全盔加雨衣没问题。北方骑友最懂,冬天手把加热有多重要,再配上铝合金靠背,长途骑行能舒服不少。
最狠的是价格,10980元,居然标配TFT仪表、ABS和TCS。对比一下豪爵UHR150,便宜了小四千。这种配置这种价,很难不让人动心。
拿参数表跟竞品一比对,更能看出凯威的野心。C150IronPro卖15980元,汽车级钢体车架,11.6kW功率,ABS、TCS、电子油门全配齐。而VespaPrimavera150要34000元,功率才9.5kW,就一个基础ABS。另一个竞品RAGP150,价格比凯威还贵点,配置却差了一截。
能把价格压下来,靠的是硬实力。凯威在四川资阳搞了冲压基地,浙江嘉兴做焊接,江苏无锡总装,三大基地各司其职。自己能生产一半以上的零件,再加上23家核心供应商配合,成本自然比那些全靠代工的品牌有优势。
技术上也不是闭门造车,意大利博洛尼亚有研发中心,负责外观设计,车子才有那种复古又现代的味道。去年还收购了欧洲的摩比德利品牌,把人家的复古车型技术拿过来消化吸收。
现在的凯威,已经不满足于只做踏板了。从125到350cc的踏板,ADV车型,仿赛,街车,巡航,甚至电摩,六大类车型都有布局。就拿那个FinderT250X来说,15980元能买到辐条轮加可调减震,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凯威这波操作,对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铁壳羊的价格标杆从三万多降到一万五区间,Vespa那种高溢价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不光铁壳踏板,ADV市场也被搅活了,其他品牌不跟着降价或者增配,肯定会被甩开。
对骑友来说,好处实实在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配置,现在一万多就能到手。更重要的是,那种骑着铁壳踏板兜风的"罗马假日梦",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挑战也不少。那些靠塑料车身打性价比的车型,比如光阳Like150,现在压力山大。而凯威自己,能不能在更大排量的市场,比如550cc级别,复制现在的成功,还得看后续表现。
话说回来,这车也不是完美的。DC06钢材防刮擦确实差点,以后补漆维修可能是笔额外开销。9.5升的油箱,续航大概300公里,市区代步够了,想跑长途摩旅还得好好规划路线。
但凯威这步棋走得挺妙。要是能把电子油门、多连杆减震这些技术普及到更多车型上,那对整个行业都是好事。听说他们还计划投20亿搞改装社区和骑行数据银行,这是想从卖车往造生态发展啊。
你觉得这种"技术平权"的玩法,能让更多人圆了复古梦吗?反正我身边已经有好几个骑友,开始打听哪里能试驾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