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车主彻底怒了:新车跑218公里,续航竟少了350公里?

比亚迪车主彻底怒了:新车跑218公里,续航竟少了350公里?

刚提了比亚迪秦L,本想着好好体验一下这传说中的省油神车,结果一趟苏州跑下来,人直接整不会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最近因为孩子看病,需要频繁往返常州和苏州。正好,拿新车测测真实油耗,也给准备入手的朋友们做个参考。

我特意没走高速,选了国道。从常州出发,目的地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医院,全程强制保电百分之五十,空调就开个二十五度自动挡。

出发前,我看了一眼仪表盘,总里程是2015公里,显示的燃油续航还有513公里。心里还挺美,感觉这油箱真耐用。

等到了苏州,总里程变成了2124公里,实际跑了109公里。可我再一看油耗续航,居然只剩下387公里了!这一下就消耗了126公里的表显续航,这是什么算法?

比亚迪车主彻底怒了:新车跑218公里,续航竟少了350公里?-有驾

返程的时候,我心里就有点嘀咕了。回到常州家里,总里程数是2233公里,油续航显示只剩下可怜的163公里。

来,我们来算一笔账。我这一来一回,总共跑了218公里,对吧?可表显的油续航里程,从513公里掉到了163公里,足足少了350公里!

我开的是车,又不是时光机,怎么跑了218公里,续航反而“穿越”了350公里?这虚标的比例也太离谱了,超过了百分之六十,简直就是把车主当傻子耍。

这续航显示还有什么参考价值?完全就是个摆设,看着闹心。

说实话,这车在不同路况下的油耗表现,我也摸得差不多了。在常州市区,红绿灯多,走走停停,油耗大概在3.8到4.0升之间晃悠。上了无锡的绕城高架,限速八十,我开到八十多巡航,油耗能降到3.6升左右。

比亚迪车主彻底怒了:新车跑218公里,续航竟少了350公里?-有驾

可一旦到了苏州太阳路那种限速一百的路段,我定速巡航开到一百零八,油耗立马就上到4.0升以上。返程时车多,速度跑不起来,油耗反而还低一些。

这么看下来,这车最省油的舒服速度,大概就是六十公里左右,那时候油耗估计能压到3.5升。速度一上来,油耗就蹭蹭涨,要是按我以前开高速的习惯,定速一百三,那油耗怕不是要冲到5.0升以上?

所以网上那些吹综合油耗2.9升的,是怎么开出来的?难道是下坡路段全程空挡滑行吗?

抛开这个让人火大的续航显示不谈,咱们再算算实际的油钱。我上次加油特意记了一下,加了200块钱的油,当时总里程1693公里,表显续航1161公里。

等到这次跑完苏州,油基本用光了,总里程是2270公里。算下来,这200块钱的油,实打实跑了577公里。

比亚迪车主彻底怒了:新车跑218公里,续航竟少了350公里?-有驾

200块跑将近六百公里,一公里也就三毛多钱,这成本确实不高,甚至可以说相当可以了。

可问题是,你本身产品力不差,为什么非要在这种细枝末节上搞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这不是自己砸自己招牌吗?实在是让人想不通。

当然,买车过日子,除了油耗电耗,保险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一个开秦Plus的朋友,就给我分享了他的保单。

他的车是2023年买的,今年已经是第三年续保。车损险保额十一万七,三百W的三者险,再加上一个交通意外险。保险公司给的报价是三千一,最后返了点钱,到手是2960块。

他第一年的保费是四千出头,第二年降到三千二,今年又降到三千以内。这个价格,你觉得贵吗?

比亚迪车主彻底怒了:新车跑218公里,续航竟少了350公里?-有驾

他有个朋友开的是大众速腾,保费也是两千多。算下来,他的比亚迪也就贵了几百块钱。考虑到一年两万公里,油费电费加起来才一千多,这点保险差价,完全可以接受。

唯一让他有点怨念的,就是这车价格掉得有点快,感觉自己成了“老韭菜”。

说到底,老车主的经验是参考,新车主的选择才更关键。就拿现在热度爆表的秦L EV来说,三款配置,价格从十一万九千八到十三万九千八,到底该怎么选?

最低配的领先型,不到十二万,续航470公里。日常在城里开开,绝对够用。全系标配的智能驾驶辅助,也算是跟上了潮流。

可你要是多掏一万块,上到超越型,续航就提升到了545公里,电机功率也更大,零到五十公里加速快了一秒。对于偶尔要跑个小长途的人来说,这一万块花得挺值。

比亚迪车主彻底怒了:新车跑218公里,续航竟少了350公里?-有驾

但要我说,真正懂享受的,都得直上顶配的卓越型。再加一万,你得到的是什么?

是更大一圈的十八英寸轮毂,看着就比十七寸的精神。是前排座椅的通风加热,夏天屁股不冒汗,冬天后背暖洋洋。更绝的是,它还有一个车载冰箱!

想想看,大夏天开车出去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镇可乐,那是什么感觉?这种幸福感的提升,可不是你后期花一万块钱能加装出来的。

这多出来的配置,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从后期保值率来看,都远超那一万块的差价。所以,如果你的预算稍微宽松一点,闭眼入顶配,绝对不会后悔。

比亚迪的车,就像一个优点和缺点都特别鲜明的偏科生。它用极高的性价比和丰富的配置打动你,但又总会在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你来点“小惊喜”。

面对这种让人又爱又恨的产品,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呢?是捏着鼻子忍了,还是果断选择其他品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