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那台叫YU7的车,前阵子确实在朋友圈刷了屏。张哥提起的时候还嚷嚷着:“这设计是不是脑袋嗡嗡的,搞得像07、08年奥迪A4L刚出来那会儿,整个车圈彻底绷不住。”我一听,也就笑笑。谁想到,三天之后,楼下邻居开着一辆新到手的YU7回家,倒是着实让我仔细瞅了好一阵。
得倒叙一下,十七年前奥迪把A4拉长那一手,在我印象里真是开了先河。记得当时小区里的老杜换车,嘴里就念叨,“后排坐人得宽敞,不然谁买啊?”那时候所谓的加长,根本不讲究车子骨子里的比例,反正宽宽大大了就叫体面。奥迪A6L也是,BBA基本全数全系列堆长度,谁也不嫌够,连捷豹、凯迪拉克、沃尔沃后来都跟着学。后排腿能搁下脚盆才叫享受——这是老孙师傅修车时的原话,别说哈
可开过几次朋友的加长宝马,心里直犯嘀咕。仪表台没跟上,侧面看着是拉啦啦的一截,头尾倒像挤出来的。气派有了,可真漂亮说不上。师傅们暗地里吐槽,“这不叫优雅,这叫肚大脾虚。”
但你要说用车,大家还真不在乎丑俊,空间大才是真的香。后排一坐仨,带娃带老爹妈,一路横着睡。路况不好颠着,也少有抱怨。“再长点儿能塞小电视吗?”那位武汉车友群里还调侃呢。
转回小米YU7。它纯电,明明没啥发动机掣肘,倒硬是把车头拉长,直接“帅气”到底。据说,设计稿群里分享的人开玩笑讲:“追着法拉利的影子跑,这年头国产敢动真格的也就他了!”我也拿尺子测了测,座舱短,尾箱紧,车头夸张,看那气势,有点像阿法罗密欧的Giulia了,这种造型大概老一辈欣赏不来。
卖车的猴子边抽烟边嘀咕:“30多万搞这么帅,不怕家用流失客户?”可据说交定金的人还不少。那天,隔壁老赵坐进去,前排说挺有范,后排带娃就嫌憋脚。小米自己说是视觉美感优先,并没追求空间。反正,不是传统思路做的妥帖。
有个冷门的点,YU7有个类似增程的能量回收调节,调到极致像摩擦刹车似的,有车友吐槽开高速习惯要重编,脚底下还真要适应,不然点个糙。还有人聊到它座椅缝线的材料,说用的是青岛那边新出的环保纱线,师傅们酒桌上却传“那玩意遇油汗就爱变色”,真假不知道,大家伙听了都笑。群里小彭倒是喜欢,说“开着像国际大片里头客串的电车,舒服就完了。”
顺便插一句,去首保时修理厂师傅还问我:“这玩意下地干活咋样,能拉土豆?”我抖了下没敢说,纯电这货下乡估计扛不住过水路,电池底盘可是忌讳,还真没哪个厂家敢用这么夸张的比例造家用SUV。宝马三系要是全砍掉L和长轴,估计一堆人要退单,这是真事。
前几天二手车市场聊起来,姚姐小声说她看YU7气场够,但家里老人还拉着不让买,说后排腿拘着,带孙子不方便。我帮她查了查,真实成交价好像倒下不来,抢着的还多。卖家在旁边补一句:“咱国产能这么玩的真不多,都有点赌运气的意思。”
说到头,朋友那辆YU7现在常被邻居轰,说停车头太长,老占别人车位。上周他带娃出门,后排孩子闹腾着说想伸腿。哥们回头撇了一句:“要做空间大,下次换我再买辆A4L得了。”孩子倒不吭声了。至于YU7销量好坏,是不是回到从前,没人说得准。反正群里八卦一直冒出来,有说“美是美,就是不接地气”,有说小米是吃了勇气药丸的主。哪个对哪错,不追究,反正马路上这辆车是真多起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