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并入吉利,新能源巨头大合体,风暴来临前夜,谁能笑到最后?

极氪并入吉利,新能源巨头大合体,风暴来临前夜,谁能笑到最后?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吉利汽车和极氪签了合并协议,正式走向“回归一个吉利”,这一天,不只是数字在变,背后博弈和算盘更是复杂。

极氪并入吉利,新能源巨头大合体,风暴来临前夜,谁能笑到最后?-有驾

协议一出,市场立马给出反馈,吉利汽车收盘价18.24港元,市值1839亿港元,极氪那边美股收盘27.82美元,市值70.72亿美元,涨幅虽小,但意味很大。

早在2025年上半年,吉利就已经有了“小而散、散而乱”的隐忧,集团自己也明说,品牌太碎了,影响整体效率,整合呼声越来越高。

合并协议里,吉利汽车会用每股2.678美元收购极氪股份,这些股份里有现金、也有置换吉利股票的选项,极氪股东怎么选都行,灵活但也考验人心。

吉利汽车公告很直白,极氪股东可以选现金,也可以换股份,比如每股极氪能拿2.687美元现金,或者1.23股吉利汽车股份,至于极氪美国存托股份,对应10股极氪股份,能拿26.87美元或12.3股吉利的美国存托股份。

发行价定在港币17.15元,比前一天收盘的16.74元还溢价2.4%,就算不高,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已经是吉利能给的诚意价。

极氪并入吉利,新能源巨头大合体,风暴来临前夜,谁能笑到最后?-有驾

这场合并背后,其实就是一场权力和资源的再分配,谁都想拿到更多话语权,尤其是双方高管团队,未来格局会怎么变,外界都很关注。

现在极氪的CEO还是安聪慧,合并后,淦家阅要接手吉利汽车集团CEO的位置,安聪慧则去当吉利控股集团CEO,这种人事调整,表面平稳,实则暗流涌动。

2025年7月1日,吉利汽车才刚调高年度销量目标,原本271万辆,一下子拉到300万辆,这个数字不是随口一说,是上半年市场表现给了他们底气。

6月销量数据一出来,吉利整体23.6万辆,同比涨42%,其中吉利品牌19.3万辆,银河系列9万辆,增幅202%,极氪1.67万辆,同比却跌了17%,领克2.63万辆只涨了8%。

极氪并入吉利,新能源巨头大合体,风暴来临前夜,谁能笑到最后?-有驾

上半年总销量140.9万辆,同比涨47%,年度目标一半完成,吉利品牌和银河系列都涨得猛,极氪虽然只涨3%,但总基数小,有人觉得不够理想。

一季报也很能说明问题,2025年一季度吉利营收涨38%,到725亿元,新能源业务成了利润最大引擎,净利润56.72亿元,同比涨263%,这些数据让所有投资人都盯紧合并后会不会更猛。

极氪品牌高端、豪华属性明显,吉利主流市场根基深,表面看互补,实际整合难度不小,双方在技术、供应链、营销等方面的协同能不能顺利推进,业内分歧不少。

吉利集团自己也承认,过去品牌分散导致整体战略执行效率低,创新和盈利水平都被拖了后腿,这次合并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让“一个吉利”更有战斗力。

极氪并入吉利,新能源巨头大合体,风暴来临前夜,谁能笑到最后?-有驾

淦家阅之前就说,合并后整体效益提升超5%,研发、管理、营销效率15%-20%,这些数字不算惊天动地,但对庞大集团来说,已经是极大突破。

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拼的是创新力和规模,吉利和极氪的组合能不能打破原有的增长天花板,真正跑到世界前列,没人敢打包票。

极氪的豪华定位,和吉利在主流市场的深耕,理论上能形成互补优势,但实际操作,品牌调性、客户群、甚至渠道资源,可能都要重新梳理。

合并后,吉利汽车会覆盖燃油、纯电、插混、醇氢多种动力,市场布局从主流到中高端再到豪华,基本实现全覆盖,这种全能型打法,在中国车企里也不多见。

极氪并入吉利,新能源巨头大合体,风暴来临前夜,谁能笑到最后?-有驾

但全能是一回事,能不能把每个细分市场都做到极致,是另一回事,毕竟资源有限,战略分配的难题始终存在。

这一年,新能源车市场大变局,不只吉利在合并,很多品牌都在调整组织和产品线,谁能跑出头还得看下半年怎么打。

极氪私有化退市进入倒计时,留给市场和投资人的博弈窗口其实非常短,很多人都在算,合并后极氪原有投资人怎么退出,价值如何兑现。

合并协议的现金和换股选择,其实背后考量很现实,既有流动性考虑,也有对未来吉利汽车整体价值的信心,是赌短期,还是看长期,投资人各有算盘。

极氪并入吉利,新能源巨头大合体,风暴来临前夜,谁能笑到最后?-有驾

市场反应虽然正面,但也有声音担忧,极氪的创新基因会不会被大集团同化,吉利的主流打法能不能接住极氪的高端盘,这些疑问很现实。

吉利控股集团说,合并能提升战略执行和创新能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这话没错,但真正落地,还得看整合期的管理和文化磨合。

2025年7月15日是关键节点,合并协议签了,双方高管架构也敲定,接下来三到六个月,才是真正的考验期,市场和外界都在盯着看变化。

这波合并,表面看是一次内部资源整合,实际关系到吉利集团的未来走向,甚至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