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会自己找车位的汽车吗?凌晨三点的地下车库,一辆红旗天工05正在上演现实版"贪吃蛇"——它慢悠悠滑过B3层,绕开横七竖八的快递三轮车,在B1层找到空位后自动折叠后视镜停入,全程驾驶座空无一人。这个让特斯拉车主都停下刷手机的魔幻场景,正是付航在综艺节目里秀过的同款黑科技。
要说现在国产车有多"卷",杭州的网约车师傅们最有发言权。上周五晚高峰,一辆挂着临牌的天工05在高架上连续完成7个无保护左转,后座乘客甚至掏出手机录视频发朋友圈:"这车比我驾校教练还稳!"更夸张的是暴雨天实测时,车顶的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居然能像老司机眯眼观察般自动融合数据,把旁边开着Model Y的车主看得直拍方向盘:"我车雨刮器扫的是前档玻璃,人家扫的是上帝视角吧?"
这辆30万级的国产车究竟藏着多少秘密?我们拆解了它的三大绝活。首先是那个让新手司机笑出声的"地库贪吃蛇"模式,只要带它走一遍停车场,系统就能记住B3到B1的立体路线。有次实测遇到车位被占,车辆竟然自动漫游寻找新位置,后视镜折叠时比宝马多留出5cm安全余量,吓得围观群众直呼:"这车驾龄得按光年算吧?"
第二招是它像开天眼般的视觉方案。在深圳8D魔幻立交桥实测中,23颗传感器组成的感知系统,硬是在没有高精地图的情况下,把红绿灯倒计时误差控制在0.3秒内。最绝的是隧道场景,系统会像人类驾驶员一样提前切换通风模式,匝道汇入成功率高达99.3%,比行业平均水平多出十二个百分点——这差距就像驾校优等生和科目二挂科生的区别。
要说最颠覆认知的,还得是那个会"读心术"的AI管家。上次载着三位不同方言的乘客,系统竟然能识别混搭着四川话、粤语和塑料普通话的指令。后排生命监测系统误报率仅0.01%,有次副驾小姐姐低血糖昏睡,车辆直接开启应急灯缓慢靠边,比男朋友还贴心。
在哈尔滨零下40℃的极寒测试场,我们终于摸清了它的研发密码。每天模拟300万公里的量子计算平台,加上收录了全国上万种奇葩路况的数据库——从突然蹿出的外卖电驴到横穿马路的大爷大妈,这套系统早把中国式交通吃透了。难怪试驾工程师开玩笑说:"我们不是在造车,是在培养有驾照的AI驾驶员。"
当传统车企还在纠结激光雷达成本时,红旗用高通8650芯片的百T算力,硬是靠视觉方案生成比激光雷达稠密50倍的3D点云。实测夜间高速行车,长焦单目摄像头能识别300米外的障碍物,自动变道果断得就像秋名山车神附体。更让BBA车主破防的是价格——顶配不到25万还送终身智驾升级,这哪是掀桌子,简直是连厨房都拆了。
试驾结束时发生了个有趣插曲:我们的95后摄像师故意把车停在断头路,结果天工05自己倒车脱困,全程就像科目二满分的教练在操作。看着他目瞪口呆的表情,突然想起付航那句话:"现在上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人工智能抢方向盘。"或许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回望这个燃油车与智驾交替的时代,会像怀念诺基亚键盘机一样,笑着说起曾经紧握方向盘的时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