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摩托车圈有点不安生。无极DS625X突然打出了32999元的价格,相当于三万出头,就能把带有KYB减震系统的中排量休旅摩托骑回家。在这个价格区间,原以为只有配置朴实的小排量玩具,没想到现在主流中排ADV市场竟然突然变幻天色。老无极的车主们,一边大喊被“背刺”,一边暗搓搓地研究置换政策,市场热闹得像赶年集。
回头看无极这次出新车,把自己的狠劲全都摆在明面上。首先拿发动机说事,DS625X配了台581毫升排量的水冷双缸机,270度曲轴,马力不算炸裂,标称64匹,峰值扭矩57牛·米。也别小看这点数,和自家老大哥DS525X一比,妥妥涨了15%。低扭够用,城市走走停停不发憷,出去野游脱困也不吃力。重点是270度曲轴的声浪,隔壁烧油大哥的浑厚声调,小兄弟这回居然玩明白了。
别光看发动机,说到底盘,无极这次也下了血本。前41毫米倒置KYB减震,后减震还给了外置气囊。本事说多不多,说少不少,181毫米的减震行程,加上220毫米的离地间隙,碎石烂路压过去,吸震还算柔和。要说硬核越野那肯定比不了“魔鬼”KTM,但走个搭棚路、跨个沟坎一点不含糊。公路上高速过弯,减震支撑性稍微软点,这也是取来的平衡——要舒适就不能太硬,要通勤带旅游,就得瞄准用户的实际需求。
再说配置,直接给同行照镜子。别家还在纠结舒适和性价比,无极已经全副武装。原厂标配了冬天必备的手把加热和座椅加热,改装件省心省力,护杠、射灯、铝合金发动机护板这些都直接出厂装好。买回来不用再大动干戈,省出了改装的钱和心思。仪表也没马虎,7英寸全液晶屏,导航投屏和胎压显示该有都有,内置1080p行车记录仪,小心思藏在细节里,想要啥基本现成。
油箱也是一大亮点,18升主油箱,再加副油箱,理论算下来能跑600公里以上。实际测下来,3.8升每百公里的油耗,如果养成好习惯控制转速,这油确实不算贵,基本上一次加油可以跑到天涯海角。对于想摩旅的朋友来说,再也不用为油表的指针发愁。
但也不是没有瑕疵。首先发动机保养必须用专用机油,保养周期只有6000公里,比一些对手略短,算下来用车成本高那么一丢丢。另外835毫米的座高,看起来没啥,但对于身高不到一米七五的骑手,掉头、停车都得踮脚尖,入门玩家最好先去店里亲自坐坐。
这番操作一出,不光是无极DS625X直接在中排ADV里放了个大烟花,旁边震得春风、赛科龙都得重新掂量自己。今年本来想等新车发布的车友,本打算等等观望,没想到等等党又赢麻了,老用户买早了只能多骑几年来心理安慰。毕竟在过去三五年里,谁敢想三万出头就能买到KYB减震,双加热,全副武装的核心ADV?以前提起长途摩旅,这个配置可是妥妥四五万往上的家底。
再想想现在的摩托车市场,那真是风云突变。品牌往往用一两个配置做噱头,吸引眼球,却难掩价格的坚挺。买个合资品牌,价格早就飞天;买个国产大牌,这么多功能一算下来也要肉疼。无极这次直接把性价比卷到地板,甚至你送个老头都不显亏待。
配置党自然雀跃,省下的钱都够走一趟滇藏线了。改装控也乐了,回家拧螺丝的时间都省了,买回来随时能远走高飞。即便是那些纠结品牌的朋友,也不得不承认,这价格策略实在杀伤力大。前两年无极老用户正在厕所默默流泪:早买早享受,可谁又不想等个价差入手新车?往后这几年,说不定国产车主每到618、双11都得关注一下摩托车价格,真怕一觉醒来自己又成了“韭菜”。
现在买这款车,除了油钱保养卡着点花,剩下就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无极这波降价并非没有策略,毕竟智能化趋势已经扑面而来,国产摩托正在向高配置、低价格羊毛薅到底的路上一去不回头。市场被卷起来,最兴奋的还是骑手们,买车花的钱变少,骑车的乐趣还能加倍。谁还记得三年前中排ADV能卖到四万多,三万块买个主流品牌的配置包,估计只能在梦里想想。
至于厂家和经销商,分割蛋糕的手伸得快,切肉也不手软。新品直接压低下限,老车主一腔热血全被用来“冲锋陷阵”,只有等等党才会在风口浪尖稳坐钓鱼台。可话又说回来,市场的活跃,耗得最终也是厂商。做得巧工细活,卷出来的才是好东西。横批一句话,卷到天荒地老,便宜到你不敢相信。
只要钱包还鼓,骑士的心就静不下来。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