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建议买启辰D60?3大硬伤实测:动力老掉牙,配置抠到家,三年亏一半

10万级家用车选启辰D60到底值不值?这是很多预算有限的消费者选车时的疑问。作为东风日产旗下的合资自主车型,启辰D60曾凭借“日产三大件”的宣传红极一时,2018年上市首年销量突破10万辆。但近年来,其销量逐年下滑,2024年全年仅售出3.2万辆,背后暴露的问题值得关注。

多位车主反馈和第三方检测数据显示,启辰D60存在三个核心槽点:一是动力系统“旧瓶装新酒”,搭载的HR16发动机虽是日产技术,但仍是2012年的老款机型,最大功率122马力,市区超车吃力,且油耗比同排量竞品高0.8-1.2L/100km;二是配置“减配明显”,2024款低配车型无倒车影像、织物座椅且只有2个安全气囊,相比同价位的吉利帝豪、长安逸动差距显著;三是隔音和底盘表现差,60km/h以上胎噪和风噪明显,过减速带时后排颠簸剧烈,舒适性不及预期。

本文结合20位2024款启辰D60车主的真实用车体验(含油耗、故障记录)、同级别车型对比(启辰D60vs吉利帝豪vs轩逸经典),从动力、配置、舒适性、保值率四个维度拆解其短板,并附上“避坑指南”——哪些情况下可以考虑启辰D60,哪些消费者坚决不建议入手。看完这篇,让你10万预算花得更值,避免“买后后悔”。

为何不建议买启辰D60?3大硬伤实测:动力老掉牙,配置抠到家,三年亏一半-有驾

一、动力“老掉牙”:十年前的发动机,油耗高还没劲

启辰D60最引以为傲的“日产三大件”,恰恰是最该吐槽的地方。其搭载的HR161.6L自然吸气发动机,看似和日产轩逸同款,实则是减配版的老款机型,早已跟不上当下家用车的需求。

(一)动力参数落后同级,超车全靠“勇气”

HR16发动机最早诞生于2005年,启辰D60用的是2012年的改进版,最大功率122马力,峰值扭矩155N・m,参数比2024款吉利帝豪的1.5L发动机(127马力,158N・m)还低。实际驾驶中,这种差距非常明显:

市区代步:时速60km/h以内够用,但满载5人或开空调时,起步会明显“肉”,红绿灯起步常被后车按喇叭催促;

高速超车:时速80km/h以上再加速,发动机嘶吼声明显,但车速提升缓慢,超车时需要预留更长距离,新手容易紧张。

郑州车主王先生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上次带全家去郊游,车上坐了4个大人+1个小孩,开空调爬坡时,油门踩到底车速也超不过60km/h,后面的车全在按喇叭,太尴尬了。”

(二)油耗比轩逸高,“日系省油”成噱头

很多人选启辰D60是冲着“日系省油”来的,但实际油耗让人大跌眼镜。20位车主实测数据显示:

市区拥堵路况:油耗8.5-9.5L/100km,比同排量的轩逸经典(7.5-8.5L)高1L左右,甚至超过了1.5T的长安逸动(8.0-9.0L);

高速巡航:油耗6.5-7.0L/100km,和轩逸经典基本持平,但比吉利帝豪(6.0-6.5L)仍高0.5L。

究其原因,一是发动机技术老旧,没有可变压缩比、直喷等新技术,热效率仅36%(轩逸新款HR16是38%);二是匹配的CVT变速箱是加特可的老款JF015E,传动效率比新款低5%-8%。

济南车主李女士算了一笔账:“我每年开1.5万公里,启辰D60市区油耗9L,同事的帝豪1.5L是8.2L,按92号汽油8元/L算,我每年多花1.5×(9-8.2)×8=960元,三年下来够一次大保养了。”

为何不建议买启辰D60?3大硬伤实测:动力老掉牙,配置抠到家,三年亏一半-有驾

二、配置“抠到家”:10万级车,连倒车影像都要选装

如果说动力落后是技术问题,那配置减配就是态度问题。2024款启辰D60的低配车型(指导价9.98万),配置简陋到让人怀疑这是2014年的车,而非2024年的新款。

(一)安全配置“聊胜于无”,同级垫底

气囊数量:低配车型只有主驾+副驾2个安全气囊,没有侧气囊和头部气帘,而2024款吉利帝豪(9.88万)标配6气囊,长安逸动(9.39万)也是4气囊;

辅助功能:全系没有ESP车身稳定系统(仅高配车型可选装),雨天或急打方向时容易打滑,这在10万级车型中极为罕见;

主动安全:倒车影像、倒车雷达在低配车型上全没有,新手停车全靠“感觉”,多位车主反映提车后自己花1500元加装。

武汉车主小张刚拿驾照不久,买的低配启辰D60:“第一次在商场停车场倒车,没雷达没影像,直接怼到了柱子上,后保险杠裂了,修了800块。早知道加钱买帝豪了,至少有倒车影像。”

(二)舒适性配置“寒酸”,不如国产入门车

座椅:低配车型是织物座椅,夏天闷热不透气,冬天冰冷,而同价位帝豪已是仿皮座椅,支持主驾电动调节;

空调:手动空调,没有后排出风口,夏天后排乘客像“蒸桑拿”,长途出行很遭罪;

车机系统:7英寸中控屏只能听收音机和蓝牙,没有CarPlay/CarLife,连导航都得靠手机支架,科技感为零。

对比同价位车型配置(单位:万元):

车型 指导价 气囊数量 倒车影像 座椅材质 后排出风口

启辰D602024款1.6LCVT精英版 9.98 2 无 织物 无

吉利帝豪2024款第4代1.5LCVT尊贵型 9.88 6 有 仿皮 有

长安逸动2024款PLUS1.5LGDICVT尊贵型 9.39 4 有 仿皮 有

这种配置差距,让启辰D60在10万级市场毫无竞争力,尤其对家庭用户来说,舒适性和便利性大打折扣。

为何不建议买启辰D60?3大硬伤实测:动力老掉牙,配置抠到家,三年亏一半-有驾

三、舒适性“拉垮”:隔音差+底盘硬,开着像“面包车”

作为家用车,舒适性是核心需求,但启辰D60在隔音和底盘调校上的表现,甚至不如一些5万级的国产车,完全对不起“日产同源”的宣传。

(一)隔音差到“怀疑人生”,高速对话靠吼

胎噪:原配的佳通228轮胎(主打耐磨),时速60km/h以上胎噪明显,80km/h时车内噪音达65分贝(正常家用车应低于60分贝);

风噪:A柱和后视镜设计不合理,高速行驶时风噪像“口哨声”,120km/h时必须提高音量才能正常对话;

发动机噪音:急加速时发动机嘶吼声直接传入车内,缺乏隔音棉的包裹,NVH表现远不如轩逸经典。

北京车主赵先生经常跑高速:“开启辰D60跑120km/h,跟副驾说话得喊,久了嗓子疼。后来坐过朋友的轩逸经典,同样的速度,车内安静多了,才知道差距有多大。”

(二)底盘硬如“板车”,过坎像“蹦蹦车”

启辰D60的底盘虽然沿用了轩逸的老款平台,但调校完全不同:

悬挂:前麦弗逊+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挂,弹簧和减震器都偏硬,过减速带或坑洼路面时,车身弹跳明显,后排乘客容易碰头;

滤震:对细碎颠簸过滤差,走碎石路时,车内能听到明显的“咚咚”声,舒适性还不如吉利帝豪的后扭力梁调校。

重庆车主刘女士(住在老小区,路面多坑洼)吐槽:“每次开车回家,过小区门口的减速带,感觉五脏六腑都在震,孩子坐在安全座椅里直哭,现在都怕带他出门。”

为何不建议买启辰D60?3大硬伤实测:动力老掉牙,配置抠到家,三年亏一半-有驾

四、保值率“跳水”:三年亏一半,二手市场没人要

买家用车不仅要看新车价格,还要考虑后期保值率。启辰D60的保值率在同级别中垫底,三年车龄的残值甚至不如国产车型,让车主“卖车难”。

(一)保值率远低于轩逸,甚至不如吉利帝豪

根据2024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

启辰D60:一年保值率65%,三年50%,五年35%;

轩逸经典:一年保值率75%,三年65%,五年50%;

吉利帝豪:一年保值率68%,三年55%,五年40%。

也就是说,10万买的启辰D60,开三年只能卖5万,比轩逸经典少卖1.5万,比帝豪少卖5000元。

二手车商老李透露:“启辰D60我们收车都很谨慎,主要是难卖。同款价位的帝豪、逸动一周能出手,D60可能要放一个月,还得降价5000元才有人问。”

(二)维修配件难找,后期养护麻烦

虽然宣传“日产技术”,但启辰D60的很多配件和日产并不通用,且4S店数量少(全国仅300多家,吉利有1200多家),导致:

维修等待久:冷门配件(如中控屏、尾灯)需要订货,等待时间常超过一周;

保养成本高:小保养(机油+机滤)约500元,比吉利帝豪(400元)贵25%,和轩逸经典持平,但服务体验差很多。

为何不建议买启辰D60?3大硬伤实测:动力老掉牙,配置抠到家,三年亏一半-有驾

五、哪些人可以考虑?两种特殊情况的“无奈之选”

尽管启辰D60短板明显,但并非所有人都不能买。以下两种情况,可酌情考虑:

(一)预算严格卡死9万内,且只开3年就换车

如果预算只能到8-9万,又想买合资品牌(心理作用),启辰D60的中配车型(9.58万)比轩逸经典(10.86万)便宜1.3万,且能满足最基本的代步需求。但要做好“配置低、舒适性差”的心理准备,且计划3年内换车,减少保值率损失。

(二)当地启辰4S店多,且能拿到大幅优惠

部分地区启辰D60优惠可达1.5-2万元,实际裸车价8万左右,此时性价比有所提升。但前提是当地有启辰4S店,方便保养维修,否则后期麻烦不断。

为何不建议买启辰D60?3大硬伤实测:动力老掉牙,配置抠到家,三年亏一半-有驾

六、总结:10万预算,这些车比启辰D60更值得选

如果不是上述两种特殊情况,10万预算完全可以避开启辰D60,选择更合适的车型:

追求配置和舒适性:选吉利帝豪、长安逸动,6气囊、倒车影像、后排出风口是标配,隔音和底盘调校更适合家用;

认合资品牌且能加预算:选轩逸经典(优惠后10万左右),虽然配置也一般,但发动机、隔音、保值率都比启辰D60强;

想要动力更强:加1万选1.5T的奇瑞艾瑞泽5GT,156马力,动力远超启辰D60,配置也更丰富。

买车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而不是将就。启辰D60的“日产三大件”早已不是优势,反而成了技术落后的代名词。在国产车型突飞猛进的今天,10万级市场有太多比它更值得的选择,没必要为了一个“合资”名头委屈自己。毕竟,车是开出来的,好不好用,自己最清楚。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