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劝各位要考驾照的人,要慎重考虑,除非你家有钱!刚开始在朋友的怂恿下报名了车,我都忘了具体哪天了,反正就是去年夏天。一开始真没想太多,就是觉得能早点开车,自由多方便。结果,进了这个坑后,我发现学车远比我想象中的难。
我记得我报名那天,教练明显有点套路——看我动作不熟练,他就笑笑,说:你这基础差,不好搞啊。我当时还能体会到点套路的味道。后来发现,他早就跟我朋友聊得热乎乎,说:这学生不行,等会还得用点‘小手段’。啧,三观被搞得一地碎。
你看,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那天一共练了两个小时,跑了十几次倒车入库,手忙脚乱。教练也不太帮忙,倒是惯性催你:熄火啊,浪费油。我心里想,这油难不成是你家油库没倒完?你下一秒又说:你瞧瞧,又是我老了,哪能跑得动。当时真觉得,他的话像刺一样扎心。
要是找个正规点的驾校,这些事会少很多。正规驾校哪个师傅会跟你怼啊?而且,夏天学车,教练会提前把空调打开,一人一台车,轮到你时,空调凉到刚刚好。那倒车课,大家排队,轮到你时,教练还主动提醒:停车记得熄火啊。省得你出来跟我一样冒着油耗过大的风险。感觉那才是正常的。
说到价格,那个夏天我交2800,啥都没加价。你看我那个学校,除了学费,没有隐藏收费,也不骂你。反倒是真的省事。朋友跟我说,他在某大牌驾校花了一万多,容易出现多收钱现象。试想想,花的钱不同,体验是天壤之别吧。
学的路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科一考过后,科二的难度就出来了。那段时间,我和一些学员抢车。抢车是啥感觉?就像在超市抢特价商品大家都不想放手,谁快谁赚点。没人告诉我这是国标标准下的正常操作,我还以为只是学车的战场。我试图跟教练反映:我太慢了,能不能多点时间?他就说:你慢点练,自然会提高。听得我一头雾水。
于是我又想了个办法,开始不跟那批冲锋陷阵的人一起练车。在旁边守着,突然意识到,自己对技艺的掌握还不如人。这时候我心里就开启了自我批判模式。钓鱼那天我越想越离谱,随手翻了个朋友圈,看到一张钓鱼的老照片,钓不上来鱼,反正也没啥技巧。
对了,我还记得有一次,教练突然说:今天不用练倒车,直接考科二。我当时就想,什么鬼?难道这科二也能就是这样突击过去?我心里嘀咕:是不是有某种操作技巧我还没懂?没必要太激动,大家都知道,学车就像跟数学题斗争,瞬间也会被题目陷害。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那种无理取闹的教练?我还有个朋友,他说:你别理他们,按规矩走就行。但我觉得,社交技巧也挺重要的。你怎么应付那些临时刁钻的指令?我实在不想跟那些指令狂争吵,我就是想顺顺利利拿到驾照。
假如你有时间,还可以自己找正规的驾校报名,少冲突,省心。像我朋友那个正规车企合规驾校,教练会教得很细,讲解没那么偏激。价格也是比我这边实惠(推测,估算个体感,不排除个别差异吧)。
学车越到后面越觉得像是一场耐力赛。你当初以为一两个月搞定,结果变成了三个,甚至四个多月。期间遇到的坑太多了。你知道我为什么打算写这个?就是想让那些还在犹豫的人知道,没有你想象中的顺畅。没想过有人花钱学完回来还要伪装自己,才能面对那些抢车大战和油耗考验。
想问一句哈,如果有人说:学车能不能快点?你们觉得,合适的教练或者正规流程能让速度快点么?我猜,没细想过这个问题,但我估计,还是得看人的耐性和运气。
学车就像钓鱼,耐心、技巧、运气都得配合。你以为只有技术,心态也很重要。每次跟教练争辩,其实也在练心理素质。搞不好,你练的只是一副低调的皮囊,真正掌握了,是不是就能少点麻烦?这倒挺值得琢磨。
最后吧,要我说,要不要考驾照?其实还是看你自己。要是不急,还是推荐花点时间,好好找个正规点的驾校,少碰些坑。但是,有人说练成一辆车就像练兵,我觉得也不全错。你学不到技,也得用点套路钓个好车,或者换个角度,说不定还能多交点朋友。
你们还遇到过那些奇葩教练吗?或者,学车过程中有没有啥见不得人的秘密?反正我就在想,学车这事儿吧,只要你不着急,越慢越稳,反正最后都能把证拿到。只是,这个过程,真的是人生一课啊。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