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这2个按钮,90%的人用错了,雨天开不对不仅影响安全,还让车窗起雾看不清路

车里有两个空调按钮,开错了,夏天闷得慌,雨天玻璃起雾危险得很。你是不是也没注意过?我倒是从工作中体验出不少这类坑。

上个月跟个朋友吐槽空调,他说:我夏天开空调老觉得不凉快,怎么调都怪怪的。我就问他用哪个循环,他说都没搞清楚,拿热风吹一通也懒得换。别说,这事儿挺普遍。比例少说九成车主,尤其是新司机,很难准确用对这俩按钮——外循环和内循环。

汽车空调这2个按钮,90%的人用错了,雨天开不对不仅影响安全,还让车窗起雾看不清路-有驾

为啥重要?拿夏天举例。一辆车暴晒好几个小时,车内像个小桑拿,刚上车先开内循环不是最省事吗?错了,完全没考虑到热空气排不出去的事实。像我前天见到个修理工小哥,有车主问他:为什么我开内循环,车里反而更闷?他笑着解释:外循环就是换气,能快速把燥热空气排出去,内循环反倒没法换,这就像你夏天在密闭房间开风扇,只吹屋里热气,根本没用。换算一下,用外循环降温效率大约是内循环的2倍有余,虽然样本少,但这差距不是小数目。

堵车时的空气质量又是另一回事情。车价3万左右的紧凑型车,很多车主都抱怨堵车头晕犯困,有人劝说开外循环有异味,我也质疑过这点。但和几个资深修理工聊下来,大家普遍认为保持外循环通风,尾气不过于堆积才能减少中暑感和闷气,当然这得根据实际路况权衡。其实这有点像咱家厨房的油烟,开门通风时好过关紧门闭着烧饭。

汽车空调这2个按钮,90%的人用错了,雨天开不对不仅影响安全,还让车窗起雾看不清路-有驾

反过来说,气温降低后内循环的优势就出现了。高速匀速跑车时,稳定的空气环境让内循环更合适,车内温度更容易维持,空调机组可以降低负荷,省油费。这和你家空调室内机和外机配合运转很像——外机降温,室内机循环冷气。只是车里设备空间有限,不是冰箱那么牢靠。

前面说的有点泛了。其实不能机械套用,突然发现上下班高峰期碰上堵车,光开外循环容易把别人排放的尾气吸进来,眼睛辣辣的。于是我调整了认知,更推荐视具体体验灵活切换,没必要刻板坚持官方推荐。

说到雨天,那真是空调按钮的重灾区。记得有次下雨,我哥说他后车窗老起雾,调了半天也没好,后来我偷偷教他先按那个AC(空调制冷按钮,别嫌费油这个功能),然后切换外循环,风向调到吹前挡。十秒内,雾马上散了。这个操作原理大概是除湿,这是不是你没搞懂过的隐藏技能?拿我这小记忆本翻了翻,发现跟我之前以为靠高速风速带走雾气的观点完全不一样,空调除湿才是关键——它不仅降温,还抽干空气里的水分。

汽车空调这2个按钮,90%的人用错了,雨天开不对不仅影响安全,还让车窗起雾看不清路-有驾

停车等人时另一件麻烦事儿是,有人一直开内循环,想节省油,其实这样车内湿气积累,窗户更容易起雾。亲戚是做销售的,他说:以前客户抱怨夏天空调意识差,还怪车子老毛病。其实真是操作方式的问题。偶尔切下外循环,换换气,安全性自然提升。

举个小猜测吧,虽然不确定,感觉未来车企可能会出更智能的循环控制系统,自动根据外部污染和天气调节循环模式,避免咱们手忙脚乱该开啥循环。可惜现在还没这么智能,估计得等几年。百公里空调能耗粗算大约多出5%左右,这一点对注重油耗的朋友来说不容忽视。

换车时我朋友急着问我:这车空调性能咋样?同价位比比?同价位里日系紧凑型普遍空调回风量大,制冷快;德系车可能风感更柔和,且外循环自动切换更灵敏。可关键是用户懂不懂正确使用,这才是体验好坏的第一步。别买了豪车不会用,也是浪费。

汽车空调这2个按钮,90%的人用错了,雨天开不对不仅影响安全,还让车窗起雾看不清路-有驾

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觉得空调这事有点绕人,尤其各种天气和路况下循环按钮的使用。这段先按下不表。

顺带提个小情节,前两天我坐朋友的车,发现他空调按钮全开内循环,我忍不住提醒:你这样夏天刚上车热气排不出去啊。他翻了个白眼:算了,我这样惯了。听着挺无奈,也显示惯真难改。

汽车空调这2个按钮,90%的人用错了,雨天开不对不仅影响安全,还让车窗起雾看不清路-有驾

想问问你们,平时开车到底喜欢用内循环还是外循环?有没有遇到过窗户起雾或者闷气的尴尬,怎么解决?毕竟空调开错,不仅影响体验,雨天还能埋隐患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