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Elektrobit拥抱中国车企,开源智驾系统背后有说道

上海车展这事儿,热闹是真热闹。但热闹背后,藏着不少门道。就拿Elektrobit这家德国公司来说,它家CEO Maria Anhalt亲临上海,一见面就感慨中国车企的开发速度,还说人家“勇敢尝试和创新”。这话说得,简直像找到了知音,或者说…找到了金主爸爸?

Elektrobit是什么来头?人家是做汽车嵌入式软件的,简单说,就是给汽车装上智能大脑的。这次车展,Elektrobit拉着中国智驾公司元橡科技,搞了个大新闻:要一起搞面向中国市场的智驾方案。这事儿,有点意思。

德国Elektrobit拥抱中国车企,开源智驾系统背后有说道-有驾

知道为啥吗?因为Elektrobit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EB corbos Linux for Safety Applications,一个符合汽车功能安全标准的开源操作系统。这玩意儿,厉害了,是全球首个。开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随便改,随便定制。这对车企来说,诱惑力太大。

德国Elektrobit拥抱中国车企,开源智驾系统背后有说道-有驾

这种操作,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你买了个乐高,厂家说,图纸给你了,零件也给你了,你想搭个高达,还是搭个变形金刚,随便你。这自由度,谁不爱?

Maria Anhalt说,在西方,大家还在纠结要不要用这个开源系统,但中国客户已经迫不及待要试水了。这就像什么?就像你在北上广的早高峰,大家都在犹豫要不要打车,结果你直接跳上了一辆共享单车,嗖的一下就冲出去了。效率,就是这么来的。

德国Elektrobit拥抱中国车企,开源智驾系统背后有说道-有驾

Elektrobit还说了,用了这个开源系统,开发周期能缩短50%。我的天,这简直就是程序员的救星。要知道,现在汽车行业竞争激烈,谁能更快推出新车,谁就能抢占市场。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在汽车行业,体现得淋漓尽致。

德国Elektrobit拥抱中国车企,开源智驾系统背后有说道-有驾

当然,Elektrobit也不是光说不练。人家已经在上海、北京、重庆设立了办事处和研发中心。这是要扎根中国市场的节奏。而且,Elektrobit还拉上了黑芝麻智能、地平线这些中国本土的芯片公司,一起玩。这就像什么?就像组了个“复仇者联盟”,大家各显神通,一起打怪升级。

Elektrobit这么做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中国市场够大,而且中国车企够敢玩。传统的汽车巨头,往往比较保守,不敢轻易尝试新技术。但中国车企不一样,他们恨不得把所有最新的技术都塞到车里。这种创新精神,让Elektrobit看到了机会。

德国Elektrobit拥抱中国车企,开源智驾系统背后有说道-有驾

而且,Elektrobit带来的失效可操作系统的软件解决方案,瞄准的是L3级自动驾驶。这玩意儿,能确保即使在功能安全相关的电子系统出现故障时,汽车也能保持安全。这就像什么?就像给汽车装了个“安全气囊”,即使发生意外,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

记住:技术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人的。自动驾驶,说到底,是为了让人们出行更安全、更便捷。

德国Elektrobit拥抱中国车企,开源智驾系统背后有说道-有驾

Elektrobit与元橡科技的合作,更是把“国产芯片+开源系统”模式推向了前台。这就像什么?就像给中国汽车产业装上了一颗“中国芯”,让中国汽车不再受制于人。

德国Elektrobit拥抱中国车企,开源智驾系统背后有说道-有驾

但,这真的合理吗?我们一直强调自主可控,但开源系统真的安全吗?会不会存在安全漏洞?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种合作,在上海车展期间,我们还能看到博世、大陆、电装与地平线的合作。这说明什么?说明世界传统供应商巨头开始拥抱中国本土科技公司。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世界传统供应商巨头借助与中国本土科技公司的合作,可以实现最新技术的落地,有助于其保持持续的开发节奏,而对中国科技公司而言,也可以迅速标准化,完成车规级产品的出海。

德国Elektrobit拥抱中国车企,开源智驾系统背后有说道-有驾

所以说,Elektrobit这次上海车展之行,不仅仅是找到了“知己”,更是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无限的可能。中国车企的创新精神,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巨头。但这背后,也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才能真正掌握汽车产业的未来。

人真的是太难了,既要拥抱变化,又要保持独立思考。但这也许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魅力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