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车系全面加推,价格也终于出来了。这次我一看到价格表,瞬间就明白,比亚迪还是挺会打价格战的。毕竟汉DM-i的长续航245km版本,舒适型定价在16.98万元,尊贵17.98万元,尊荣18.98万元,激光雷达旗舰19.98万元。这个价格,这个配置,那叫一个扎心——不说别的,1万元的置换补贴基本标配。你要买也差不多,真心不差钱的还能赢在起跑线。
汉EV就更直接了。635km的旗舰型,售价18.38万元;激光雷达旗舰19.38万;而705km的激光雷达版也只要19.38万元。这价格,给我印象深刻,续航拉满,优惠也不错。别以为这是贴牌的标配,全部享受1万元的置换补贴,配合整体优惠,确实挺诱人。
不过说实话,我挺好奇。你觉得,他们还会编一些限时优惠或者等额置换套餐吗?我有个小猜测,很多人买车都停留在买得值不值的阶段。比方说,你舍不得花16万、17万的预算,但其实换别的品牌要算算总成本。就比如某个同价位车,别的厂商可能配置相仿,但油耗、操控、品牌影响力都不一样。
资料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汉超百万车主这个口碑超扎实的标签不是盖的。但我在和朋友聊起这个价格时,他忽然打断说:其实你看,汉的销量增长,除了价格还得看品牌认知。没错,品牌影响力,还是决定你会不会买账的关键因素。买车嘛,很多人其实是看着心头肉而非纯理性。
提到费用,我粗算了一下,平均百公里油耗在4L以下(某些版本油耗显得相当低),折算油钱大概在8元每公里——当然这个估算不算极端,但也能体现成本优势。纯电的续航,能帮我们省不少心。汉EV高续航版本,配置也在不断升级。你要问我,开个五六年后还值不值?这个我得大点猜测,因为新能源车的保值率还在摸索中:以15%的保值率估算,两年后车还剩多少钱?这个话题太复杂,别扯远了。
你们会不会觉得,配置升级那块,能不能再用点生活比喻?我觉得,像是把家里厨房灶台升级一样,从普通到带微波炉的厨房,体验提升很明显,但不一定每次都能在出厂配置中体现出来。比如我朋友开的那个配置,升级到激光雷达,突然让车的眼睛多了一层偷窥能力。其实咱们生活中,像出门吃个饭,搭个顺风车,最重要的还是心情——配置再巧妙,没有那份贴心的惯就不算真心。
说到惯,其实我对外形那点意见,真是哎,还是觉得未来的车型能不能在设计上更个性点?不然每次看到大街上那几款统一模板车,搞得好像是在看标准化人生。话又说回来,厂商平衡用户需求和生产成本,设计就变得特别残暴。像汉系列,虽然性能稳,但总觉得少点情感设计。
有人问:和其他品牌比,汉有哪些实操差别?大概是天然续航优势+充电便捷+价格实在。你去关注一下友商的续航和充电网络,汉EV的705km,配合快速充电技术,降到百公里用电成本,可能在0.3元以内。这其实也就是平常在计算快餐店的价格一样,一顿饭,但用在每公里的成本,长远看还挺省。
我还挺想知道,底层供应链的博弈,是否像生活中拼豆腐的比赛。毕竟,每个零件都在价格和品质的边缘徘徊,开发R&D流程像是做菜的过程,要不断试错。比方说,最近我还听说一些车厂会跟芯片供应商暗中博弈,希望价格能压得更低,又担心影响质量。
对了,你们有没有留意,汉的配置都在升级细节上下功夫,笔者也在整理相关信息。这细节其实很关键——你看车门把手,突然变的磁吸关闭,体验感更好,也显得高大上。但我又在想,厂商到底是在做多花点钱的创新呢,还是在用心打磨的成本控制?这个问题一直存在。
其实我心里猜测,汉系列最能打动人的,是价格+续航+体验的平衡吧,毕竟每次去试驾,感觉这个组合还能接受。以我的观察,很多剩余的剩余预算,都在配置和续航间做取舍。这也类似于买房,能不考虑位置和户型的价值,只看价格,是不是很单纯?
讲真,我对比咱们常用的补贴模式,总觉得一万元的补贴像是厂补,那个能不能和剩余优惠叠加,我还没有特别详细的查,但估计应该可以。毕竟,厂配补助,往往有底气,有点像在商战中放一颗杀手锏。
你们觉得,像汉这个价位车型,未来还有哪些变化空间?我其实一直想问:如果换代设计能不能再大胆一点,或许转弯瞬间更明显?(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很困惑,为啥我总觉得他们还可以再便宜点,但其实不确定。或者,是不是我太贪心了?反正我会继续关注,然后期待下一次价格和配置的爆炸。对了,这个行业又不是你站在对面,买个菜那么简单 —— 要么默默接受,要么反复比价。
你们会不会也在想:到底是配置更重要,还是续航更关我事?其实每次问车厂续航时,他们都特别有信心。我估算,能达到官方续航的机械上,可能只有85%。剩下的15%,要看实际用车环境。这个事情,挺难统一标准。
好了,不多说了。你们觉得,汉这个系列到明年会不会有天花板?还是说,追求极致的续航和智能还会给你一个惊喜?我倒是挺想知道,未来的换电站会不会像社区超市那么普及。已准备好迎接新变化的小伙伴们,你们愿意为续航拼命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