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黄梅天刚过,我把那辆油电混动的SUV从4S店逮回来的情景,现在还能想起来。销售小宋嘴巴很利,跟我掰扯那什么省油神器,一口一个“百公里4点几升”,满嘴都是“一箱油能撑到一千多公里”。我那会儿也没多琢磨,家里人催得紧,合同一忙签了,后来想想,也没怎么细算——人啊,有时候真是图嘴上的痛快。
这车到今天,算起来开了得有快九千公里。碰巧,邻居赵师傅前些日子还在楼道碰见我,用他那略带口音的本地话笑着说,“哎你那新SUV如何?混动会不会跟老油车两样?”我摇摇头,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不是说车不好,和赵师傅那辆十几万的老燃油比,安静不少,油耗也低些。可真到用起来,发现——对我这路况和通勤,插电混动其实更合适。
三个月前吧,微信车友群刚冒出个李哥,天天晒他的插电混动新座驾,绿牌子,通勤公司免费充电桩,电表也直接刷卡,省事。我们几次周末自驾去横店,李哥每次都说“我这车,纯电跑得飞快,安静得像电摩托,在高速上都没啥噪音”。有一回在服务区,李哥直接拿手机显摆,充满电110公里,用的还不是家里电,纯公司福利,每公里电费摊下来还不到一毛——“你看,我才花十几块钱又清盘了”,他边喝饮料边笑。
反倒我那油电混动,4S店说市区百公里4.8升,我自己试了几周,堵车日常上下班油耗就是5个出头。高速再省,也得5.2升。合着平均五升,那按现在气油八块来算,每公里四毛钱吧,的确比纯油车香点。可纯电插混那边,一充电就是百十公里,周一到周五跑下来基本蜘蛛侠似的喝电不喝油。别说和我这油钱比,改天小区装了新公共充电桩,和王姐聊了一下——“充电一度1.2元,还算划算,你要是能插电混,把家电闲时也能省点。”
驾驶的感觉,也是李哥一直在强调。插混纯电模式下没发动机的嗡嗡声,车友群里都夸“像溜冰一样顺滑”。可我那辆油电混动,发动机一介入,还是能听见小小的哒哒声,坐在车里振动也是有点。赵师傅听我说完哼哼唧唧,“机械的事啊,电池有电当然牛,没电油机上来了,总还是传统味。”
插电混动还有个冷门彩蛋——绿牌,真不是吹的,大刘他们单位门口限号限行查得勤,纯电插混照样放行。油电混动虽然省油,但牌照还是蓝的,跟传统油车一样。中央购置税那点减免,一下就能省下大几千。听销售悄悄说,有的城市插电混补贴也不少,不过赶时间可能蹭不上。
我车也不是一无是处,赵师傅蹲在我车旁边喝茶时也唠了,“油电混动保养方便,电池基本不用特别照顾,加油说走就能走,续航从来不用挂心。”确实,长途出差、老家国道,充电桩少,搞插混费劲。但回头看看自己——日常上下班50公里,单位、小区都有充电条件,纯电模式完全够用,长途也不说是天天跑。维修工小周有次逮到我,念叨“插混一年一次保养,电池不能完全亏电,慎着点用,能省下大麻烦。”
细致算账,油电混动的油费刷了3200块,李哥的插混,算上偶尔油费和电费,才刚到一千六的样子。别看插混新车贵两三万,但跑个八万公里,也能把差价省回去。车友群李哥还发了自己用插混三年下来,电池状态基本没怎么掉——他说“只要不是瞎造,电池比你家里的空调稳定。”不过,插混心里有个坎,老街坊杨大爷总是说,“插混车老旧后,电池万一出事,维修费就是大跟头。”车圈里还有传言,说有些品牌的插混电池质保缩水,碰上就糟心。
最近用车,反倒发现插混其实还有点小毛病,比如冬天纯电续航会打折,暖风一开电用得也凶。李哥去年冬天微信上吐槽,自测只能跑八十多公里,不过单位电桩不缺,他也不在意啥。一回师傅喝多了,还调侃“插混烧电烧油像杂交,不争气时谁也管不住。”
这车的冷门配置我仔细翻了下,想起来仪表盘上一键能查混动车的电池健康,4S店师傅说这功能老车主都不怎么看,其实有事能提前预警;插混还能外放电,去年五一露营,李哥用插混给炉子和音箱供了电,我们一帮人听着歌吃烧烤,还真用得上。
我这台油电混动眼看着跑了快一年,不说后悔吧,多少有点心酸。这不,朋友圈王姐刚说她插混卖二手车也比蓝牌油混值钱。有时候开车路上,听到那点发动机噪音,再眯眼看看路过的绿牌插混,自己心里也明白,选车这事,真和找对象一样——中意才是王道。
前几天遛弯,小区门口新贴了公告,说是又要装几个充电桩。赵师傅看完楞了一下,“你早晚得换插混,就拖拉着吧。”我笑笑,心想着换不换说不准,下月还得查查电池健康,听说有批新车快到店了——有好价,再琢磨琢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