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亲眼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无论是技术实力、设计美学还是市场销量,国产品牌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越来越多的人在选车时,会自豪地将目光投向我们自己的品牌。
然而,当一辆车从冰冷的生产线下来,变成我们生活中温暖的伙伴时,中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购买过程中的服务体验。
这个过程是舒心顺畅,还是充满了不必要的烦恼?
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对一个品牌的最终评价。
就在最近,全球知名的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Power(君迪)发布了最新的《2023中国汽车销售服务满意度研究(SSI)》报告,为我们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份报告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各大国产品牌在服务领域的真实水平,也为我们普通消费者在购车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报告首先划定了一条行业基准线,将所有品牌的销售服务满意度得分进行平均,得出了756分的行业均值。
这就意味着,得分超过756分的品牌,在服务体验上可以说是达到了良好水平。
令人欣慰又稍感意外的是,在众多自主品牌中,有四家企业成功跨越了这条“及格线”,它们在服务细节上的用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拔得头筹的是奇瑞汽车,以766分的成绩荣登榜首。
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感到实至名归。
长期以来,奇瑞在大家心目中一直是那个埋头搞技术的“理工男”,专注于发动机、变速箱这些硬核技术。
如今,它在销售服务这个考验情商和细节的“软实力”上拿到第一,说明它真正做到了内外兼修。
报告特别指出,奇瑞在“经销商价格透明度”方面获得了高度认可。
这简单几个字背后,解决的是消费者最大的痛点之一。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走进一家店,同一个车型,不同的销售顾问可能给出不同的报价,各种优惠、保险、金融方案打包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总担心自己是不是被“套路”了。
而奇瑞的做法,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这种不确定性,让价格清晰明了,让消费者能明明白白消费。
这种坦诚相待的态度,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建立了一种宝贵的信任感,让买车回归到选择产品的本质,而不是一场心理博弈。
以一分之差紧随其后的是广汽传祺,获得了765分。
如果说奇瑞的胜利在于“坦诚”,那么传祺的优势则体现在“专业”。
报告中有两个细节特别亮眼:一是其混合动力车型的专属试驾流程覆盖率极高,二是销售顾问的产品知识考核通过率位居前列。
这意味着什么呢?
如今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混动、电动技术,很多消费者都是一知半解,心里既好奇又没底。
当你走进广汽传祺的展厅,想了解一款混动车时,你遇到的销售顾问不仅能安排你进行深度体验,让你切身感受油电切换的平顺和静谧,更能像一位技术讲师一样,把复杂的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讲清楚。
这种专业性,极大地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让人觉得把几十万交到这样的品牌手里,很放心。
并列第三位的是长安汽车和哈弗汽车,两家都得到了760分,它们也各自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长安汽车的UNI系列在“无接触交付”流程上获得了近乎满分的满意度。
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特殊时期的需求,更代表了一种对现代消费者习惯的洞察。
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看重效率和专属感。
通过线上化的流程,省去繁琐的排队和等待,在一个私密、专属的环境中完成车辆交付,这种体验无疑是更高级、更贴心的。
而作为“国民SUV”的缔造者,哈弗则在“置换补贴兑现率”上做得非常出色。
对于很多换车的家庭来说,旧车的处理和补贴的落实是个大问题,不少人曾遭遇过“口头承诺丰满,实际兑现骨感”的尴尬。
哈弗用接近100%的兑现率证明了自己的诚信,告诉消费者:我们说出的话,一定算数。
这种信守承诺的品质,是品牌最坚实的基石。
看完了这四位“优等生”,我们再将目光转向处于行业中游的品牌,它们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但也反映出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
吉利汽车以754分位列第五,距离平均线仅一步之遥。
它的亮点在于数字化体验,其CMA架构车型的3D在线配置器使用率很高,让消费者可以在购车前就像玩游戏一样,自由定制爱车的方方面面,大大增强了购车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特别引人关注的是红旗汽车,以753分的成绩排在第六位。
作为承载着国人特殊情感的高端品牌,红旗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力有目共睹,但其销售服务满意度未能达到行业平均水平,这确实值得品牌方深思。
它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高端的品牌定位,并不天然等同于高端的服务体验。
消费者怀着对“红旗”的崇敬和高期待走进店里,他们所期望的,不仅仅是一辆好车,更是一种与之匹配的、无微不至的尊崇服务。
如果服务流程中的某些细节未能达到这种期待,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这对于所有正在向上的中国品牌都是一个提醒:品牌的高度,需要靠每一次微笑、每一次专业的讲解、每一个兑现的承诺来扎实地托举。
此外,捷途汽车(751分)和五菱汽车(748分)也各有特点。
捷途共享了奇瑞优秀的供应链和管理体系,整体满意度不错。
而五菱则在宏光MINI EV这类车型的金融方案上做得非常亲民,审批效率高,让更多人实现了有车梦。
但报告也指出了其在微型电动车专属充电指导方面的不足,这说明在完成销售之后,如何帮助用户、特别是初次接触电动车的用户解决后续使用中的难题,是服务链条中同样重要的一环。
最后,报告也为一些品牌敲响了警钟。
荣威、坦克、北京汽车、领克和名爵等品牌,其得分均在行业平均线以下。
其中,坦克(741分)和领克(727分)的排名相对靠后,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因为这两个品牌在年轻人中拥有极高的人气,品牌形象非常新潮、个性,营销活动也做得有声有色。
为什么市场热度没有完全转化为服务满意度呢?
这背后可能是一种“体验的断层”。
一个品牌可以通过酷炫的广告、有趣的社群活动吸引你(这创造了体验的峰值),但如果在进店咨询、价格谈判、金融办理、车辆交付这些基础而繁琐的环节中,出现了沟通不畅、效率低下、承诺不兑现等问题,那么之前建立起来的好感就会被迅速消耗。
比如,坦克虽然在越野车型的专属交付仪式上做得很好,很有仪式感,但这无法完全弥补其他环节可能存在的失分。
领克作为一个主打潮流和科技的品牌,如果消费者在服务中感受到的不是高效和便捷,而是传统和迟缓,这种反差同样会影响评价。
这说明,对于任何一个品牌而言,无论外在形象多么光鲜,扎实、可靠、人性化的基础服务流程,永远是赢得消费者口碑的根本。
造出一辆好车是硬实力,而让消费者愉快地买到这辆车,则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从这份报告中我们欣喜地看到,领先的国产品牌已经深刻理解了这一点,并开始在服务的赛道上加速前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