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刚提了问界M7,二话不说直接开车冲去自驾游,一口气跑了800公里。回来之后他跟我说:“这车开长途,简直像找了个代驾!”我听完都惊呆了——现在的新能源车已经这么猛了?赶紧拉着他把这次旅程的点点滴滴都挖了出来,结果发现的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
一、城市早高峰的意外惊喜
那天早上7点的城市主干道,堵得跟停车场似的。朋友说他握着方向盘正准备迎接“踩刹车踩到腿抽筋”的日常,结果问界M7的智能驾驶辅助突然接管了场面。这车就像个老司机,跟着前车走走停停,跟车距离保持得刚刚好。最绝的是在等红绿灯时,前车刚挪了半米,M7就跟着往前蹭,连那种烦人的顿挫感都没有。朋友说当时他差点想掏出手机刷朋友圈,后来还是忍住了——毕竟要遵守交规嘛。
二、高速惊魂全靠智驾化解
上了高速刚开半小时就遇上惊险场面:左边车道有辆大货车突然往中间偏,眼看着就要蹭上来了。朋友说他手指刚碰到方向盘准备打方向,M7已经自己往右变道避让,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没过多久又遇到辆突然减速的轿车,这次车子直接自己刹车降速,把安全距离拉回正常。朋友形容当时的感受:“就像考试时学霸同桌突然帮你写完了最后两道大题。”
三、山路十八弯变游乐场
要说最刺激的还得是盘山公路。朋友说他特意选了条九曲十八弯的县道,结果M7愣是把惊险山路开出了游乐园过山车的爽快感。方向盘指哪打哪,过急弯时车身稳得像被磁铁吸在路面上。最夸张的是有个接近30度的陡坡,这车居然还能保持匀速往上爬,发动机声音都没变调。朋友说当时他车里放着《头文字D》的BGM,差点想给自己起个“秋名山车神”的绰号。
四、烂路挑战变舒适按摩
导航导到段正在修路的乡道,满地都是碎石头和炮弹坑。朋友说他都做好“蹦迪”准备了,结果M7的悬挂系统硬是把颠簸过滤成了按摩椅的震动模式。过深坑时能感觉到车轮在上下动,但传到座椅上就变成了轻轻的摇晃。同车的老婆本来在睡觉,被颠醒后居然说了句:“这车减震比我办公室的人体工学椅还舒服。”
五、泥地撒欢惊呆钓鱼大爷
快到目的地时有段泥泞的湖边小路,地面软得能种水稻。朋友说他正犹豫要不要掉头,结果M7的四驱系统直接带着车稳稳碾了过去。轮胎抓着泥地的样子,活像穿登山鞋走湿滑石板路。最搞笑的是岸边钓鱼的大爷,看着这辆“泥猴子”SUV开过来,手里的鱼竿都忘了收,愣是目送他们开到了湖边。
六、夜路开车自带探照灯
返程赶上夜路,朋友说这车的灯光系统比驾校教练还靠谱。转弯时车灯会提前照亮弯心,会车时远光切近光比人反应还快。经过没路灯的村道时,照明范围能覆盖三个车道,连路边窜出来的野猫都能提前发现。用他的原话就是:“这大灯亮得,都能看见田里青蛙的眼睫毛。”
七、续航焦虑?不存在的!
出发前朋友特意把油电都加满,结果全程压根没找过充电桩。增程器工作时安静得像电动车,要不是看着油表在动,根本察觉不到它在发电。最绝的是回程时油量还剩小半箱,电量居然还涨回去了。朋友说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叫“增程式”了——这续航根本就是在作弊啊!
八、老司机都想要的偷懒神器
朋友说他这趟开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合法偷懒”。智驾系统接管了七成以上的驾驶操作,让他能腾出手调空调、切歌、甚至吃个汉堡。座椅通风和按摩同时开着,后背凉飕飕腰上热乎乎,用他的话说:“这哪是开车,分明是坐在移动水疗中心。”
不过也不是十全十美,朋友吐槽说车机导航的详细程度还是不如手机,某些小路会导错路口。还有次在县城窄巷子里,自动泊车愣是把侧方位停成了斜方位。但转头看着仪表盘上“百公里综合油耗5.8L”的数据,他又乐了:“这点小毛病,就当给厂家留点进步空间吧!”
现在这哥们已经计划春节开M7去东北看雪了,用他的话说:“有这车在手,自驾游就跟下楼取快递似的简单。”要是哪天你在路上看见辆挂着“秋名山买菜车”车贴的问界M7,八成就是他正带着全家继续探索新地图呢!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