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省油不省钱?轮胎成隐形杀手,车主直呼养不起!

最近,越来越多开上新能源汽车的朋友们,在享受着电费带来的低成本喜悦时,却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开销大户”——汽车轮胎。

本来以为告别了加油站,就能彻底省下一大笔钱,可没想到,省下来的油钱,似乎又悄悄地、一分不少地“滚”到了轮胎上。

这事儿在车主圈里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换电车,这笔账算下来,到底划不划算?

新能源车省油不省钱?轮胎成隐形杀手,车主直呼养不起!-有驾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许多车主用真金白银换来的切身体会。

要说清楚新能源车为什么对轮胎的“胃口”这么大,咱们得从它和燃油车的根本区别说起。

首先,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动力输出的方式完全不同。

开过燃油车的朋友都知道,踩下油门,发动机需要一个反应时间,转速慢慢上来,动力才跟着上来,这个过程是相对平缓的。

但电车不一样,它的动力来源是电机。

电机的特点就是“直来直去”,只要你敢踩电门,它几乎能在零点几秒内就把最大的力气全部释放出来。

这种瞬间爆发的强大动力,带来了燃油车难以比拟的提速快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推背感”。

这种极致的加速体验固然很爽,但对于轮胎来说,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每一次绿灯亮起,你一脚电门下去,强大的扭矩就会瞬间传递到车轮上,让轮胎在地面上产生剧烈的滑动摩擦。

您可以想象一下,用一块橡皮使劲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猛擦,橡皮屑肯定掉得特别快。

轮胎的橡胶也是同样的道理。

尤其是在我们国内大部分城市的交通状况下,频繁的红绿灯、拥堵路段的走走停停,意味着轮胎要无数次地承受这种从静止到突然发力的“折磨”。

新能源车省油不省钱?轮胎成隐形杀手,车主直呼养不起!-有驾

每一次起步,都是对轮胎胎面的一次强力磨损。

有专业机构做过测试,在同等驾驶习惯和路况下,新能源车的轮胎磨损速度,普遍要比同级别的燃油车快上20%到30%,这绝不是一个小数字。

其次,是新能源车天生的“体重”问题。

为了保证足够的续航里程,新能源车必须携带一块巨大而沉重的动力电池包。

这块电池的重量,根据车型不同,通常在三百到五百公斤不等,这相当于车里随时都坐着三四个成年人。

车身自重上去了,平摊到四条轮胎上的压力自然也就更大了。

这就好比两个人,一个体重一百斤,一个体重一百五十斤,穿着同样的鞋子跑同样的路,那个体重更重的人,鞋底肯定磨损得更快。

更重的车身不仅在起步加速时给轮胎增加了负担,在刹车和转弯的时候,由于惯性更大,轮胎需要提供更强的抓地力来稳住车身,这无疑又加剧了磨损。

所以,很多车主感觉电车开起来底盘扎实、行驶稳定,这背后其实是沉重的电池包在起作用,而这份“稳重”的代价,正由那四条轮胎默默承担着。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但又常常被大家忽略的因素,就是电车的“安静”。

开燃油车时,发动机的轰鸣声是我们判断车辆状态的一个重要信号。

当你深踩油门,听到发动机的咆哮,你的大脑会下意识地接收到“车辆正在发力”的信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你的驾驶行为。

新能源车省油不省钱?轮胎成隐形杀手,车主直呼养不起!-有驾

但电车实在太安静了,除了轻微的电流声和风噪声,你几乎听不到任何机械运转的声音。

一脚电门踩到底,车子“嗖”地一下就蹿出去了,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异常平顺。

在这种“静悄悄”的环境里,驾驶者很难直观地感受到轮胎正在承受多大的压力,也就不知不觉地养成了比开油车时更激进的驾驶习惯。

很多人并不是有意要开“斗气车”,而是在这种安静的氛围中,对速度和力度的感知变得迟钝了,结果就是轮胎在无声中加速消耗。

那么,这笔经济账算下来到底怎么样呢?

我们不妨来简单计算一下。

一位车主朋友分享了他的真实经历:开电车两年,按照每个月比开油车少花400元油费计算,总共省下了将近一万元的燃油费。

听起来很不错。

可是,他的原厂轮胎只用了一年半就磨损到了需要更换的程度。

去店里一问,因为新能源车对轮胎性能要求高,换一套品质中等偏上的专用轮胎,四条下来就要七千多块。

这么一算,两年省下的油钱,大部分都“补贴”给轮胎了,几乎没落下什么实惠。

这并非个例。

新能源车省油不省钱?轮胎成隐形杀手,车主直呼养不起!-有驾

一般来说,燃油车的一套轮胎,在正常使用下,跑个六到八万公里,用上四五年是很常见的。

而很多新能源车主反映,他们的轮胎往往在三到四万公里,也就是两年左右,就得考虑更换。

而且,新能源车专用的轮胎,因为要兼顾承重、耐磨、静音和低滚阻等多项性能,其制造工艺更复杂,价格也普遍比同尺寸的普通燃油车轮胎贵出一截。

有人可能会说,那换便宜的轮胎不就行了?

问题是,便宜的耐磨胎往往在静音和舒适性上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影响湿地抓地力,这对于追求安静舒适驾乘体验的电车来说得不偿失,更是拿行车安全开玩笑。

当然,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绝不是为了否定新能源汽车。

恰恰相反,这正说明了我们的汽车消费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和理性。

大家不再只盯着“零油耗”这个单一的宣传点,而是开始全面地、系统地计算“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这包括了购车、能源、保险、保养以及像轮胎这样的易损件更换等所有费用。

这也是对汽车厂商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宣传产品优势的同时,也应该更坦诚地告知消费者车辆的综合使用成本。

令人欣慰的是,面对这个全行业共同的课题,我们的中国品牌和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了。

国内许多优秀的轮胎制造商,早已洞察到这一市场需求,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推出了专门为新能源汽车设计的EV专用轮胎。

这些轮胎通过采用特殊的橡胶配方来增强耐磨性,优化胎体结构来提高承载能力,并设计了独特的胎面花纹来降低噪音,力求在各项性能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业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开始领跑的强大实力和创新精神。

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新能源车时,把轮胎的因素考虑进去,选择一款综合性能更均衡、更耐用的轮胎,同时养成一个相对平和的驾驶习惯,才能真正把电车省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